吴钊古琴传承

2001年11月20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后留影

在吴钊看来,学习古琴对个人文化素养要求较高。弹好古琴,首先要有过硬的技术。这就要求在古琴学习的启蒙阶段,需要有一位优秀的指导老师。其次要对古琴的深刻内涵有所认识和了解。古琴渗透着中国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立的审美观。音乐是稍纵即逝的时间的艺术,给人的审美感受是非直观的。只有充分了解、吸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各种门类,在它们的辅助支撑下,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古琴,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技术与艺术是基础。古琴文化的深刻内涵,就是'道'。如果没有基础作为支撑,'道'也不可能存在,也不会有感人的力量。

对于当代古琴的现实生态发展,如何建立我们自身的优秀文化,让人们乐于接受,这是急需我们努力去做的。古琴在古代社会是精英文化的一种,而在当下更是如此。当前古琴的发展形势很好。古琴音乐的特性是静,它的美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之上的美。这种静美对当下人的精神生活是一种调节。古琴曲的精神内涵还可以调养人的身心。我们可以看到喜欢古琴的人愈来愈多。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中华文化的回归。从文化传承来看,各琴派代表人物都有其代表性的经典文本。各经典文本,又有与其相适应的特有的艺术创造和极其可贵的艺术经验。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文本,原样传承,而不应该为'创新'而创新,将其音乐风格、难易程度、音乐内涵等,改得面目全非。因此,要不要改?如何改?需要我们谨慎思考,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


中国琴会会长吴钊先生与副会长李祥霆龚一在四川参加活动留影

当今古琴文化的发展是多元的,有人跨界,有人中西融合,有人表现自我,也有人强调保持传统……。如何选择,需要古琴爱好者作出自己的选择。从正确传承的角度来看,习琴最好不要急功近利。要实事求事,由易到难,不能速成。不然就违背了我们学琴的初衷,也伤害了古琴,阻碍了古琴的发展。学古琴,要抱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敬和尊重。这样就会爱惜它,保护它。古琴曲的美是内敛、修心、恬静、含蓄之美。它更多的是对弹琴者内心的一种观照。

归根结底,古琴——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闪耀着祖辈智慧结晶的文化艺术的载体,它在一代代琴人的传承和发展中,淘尽艰涩黄沙,洗净岁月铅华,向世人展示着它在悠悠中华历史上留下的古韵魅力,同时也向警钟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吴钊先生便成为很早就意识到这一器物精华之所在的琴人,长久以来用他的人生践行着,以他的艺术思想诠释着,他告诉我们,古琴,从未远离我们的视线。

为您推荐

古琴谱②

【简介】  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发、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

古琴室②

  古琴室是专门用于摆放和弹奏古琴的建筑物。一般的古琴室里面摆放琴台、琴凳和古琴谱架。讲究的古琴室特地在平房地底下挖坑,埋一大瓦缸,缸里头悬挂一口大铜钟,增强古琴的共鸣。最讲究的古琴室是在松林或竹林子里盖一..

古琴②

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