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冯内古特人物创作

冯内古特生平写过数量巨大的剧本、散文、短篇小说,但使他成为美国反主流文化大师和年轻人偶像的,却是他的长篇小说。他着有14部长篇小说,在1960年代美国大学校园里,他的小说人手一册。在大学寝室里,都有卷了边的平装冯内古特小说。

小说创作

冯内古特小说提出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为什么人们来到这个世界?有没有一个智者使得世间的一切有意义?有没有一个神最终能让人们摆脱痛苦?他与马克·吐温都是深刻的悲观主义者。

在《第五屠宰场》里,冯内古特多次使用'冯内古特式短句'。

'马丁·路德·金在一个月前遭枪击。他也死了。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每天我的政府都给我一大批在越南战中死去的尸体。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事情就是这个样子'。冯式短语成为了反对越战的醒目标语。《第五屠宰场》在畅销榜上,长时间排名第一,但一些学校和图书馆禁止这部小说,据说因为内容与性有关,以及有大量粗口和暴力描写。

小说出版后,冯内古特一度被绝望缠绕,发誓再也不写小说,并企图自杀。1984年,他服下大量安眠药和酒,所幸没有死成。他的儿子马克在1970年代遭受着同样的痛苦,所幸后来恢复了。

冯内古特认为,唯有良心才能救赎生存的疯狂和虚无。1965年,他在小说《上帝保佑你,罗斯华特先生》里总结他的哲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圆形的、潮湿的、拥挤的地球,这里夏天热、冬天冷。我只知道一条规则,‘你们得善良点儿’。'

战争结束后,冯内古特回到美国,娶了女友简·玛丽·考克斯。1945年,他们定居芝加哥,育有三个儿女。冯内古特在城市新闻局担任警务通讯员。他申请了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的硕士学位,撰写了一篇名为《论小说善与恶的波动》的论文,被全体教授一致否决。有意思的是,25年后,芝加哥大学授予了他一个学位,允许他用《猫的摇篮》作为论文。《猫的摇篮》是冯内古特在1963年出版的小说,尽管一开始只卖出500本,但已成为高中英语课的教材。小说题目源自一个爱斯基摩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试图用绳索诱捕阳光。

1947年,冯内古特搬到纽约,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公关部任职。三年后他将自己第一个短篇故事《关于巴恩豪斯效应的报告》卖给杂志,并且再次搬家。为了养家活口,他曾在广告公司工作,还一度代理萨博汽车。

冯内古特的第一部小说《自动钢琴》于1952年出版,讽刺了新类型的集体生活,比如开会、鼓舞士气的演讲、老板的栽培等等。该小说延续了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的余波,描写了一名工程师受雇于一家类似于通用电气的公司,最终这位饱受摧残的工程师揭竿而起,带领同事们摧毁了所有机器。

为您推荐

埃勒里·奎因创作历程

奎因早年的小说,从《罗马帽子》到《西班牙披肩之谜》(1935),通常被认为是奎因的第一时期。除了以国名系列为代表的九部作品。他们还以另一个笔名'巴纳比·罗斯'创作了聋侦探哲瑞·雷恩系列,包括《X的悲剧》、《Y的悲剧》等..

尤金·奥尼尔创作特点

主题 奥尼尔经历了美国现代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作品中所描写的客观环境也都是人们在社会的牢笼里挣扎喘气,他试图以物质繁荣与精神荒原的对比催醒人们反思。 尤金·奥尼尔 尤金·奥尼尔的创作..

维·苏·奈保尔创作特点

主题 奈保尔本人是出生在后殖民社会、定居于英国的印度裔作家,以他的边缘身份只能去融入西方主流社会,而不是去投入第三世界。他的作品多是以亚、非、拉美等第三世界社会为题材,表达他自己的看法。在小说的写作中,奈保尔..

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生涯

菲利普·罗斯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刻画主人公在个体与社会冲突中面对性的困惑,是罗斯性爱主题创作的开始。性爱,在这里不是男女双方爱情的结晶,而成了一种发泄内心苦闷的手段与工具。罗斯接着通过描写性的泛滥、尤其是三角恋爱来继续探索性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