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种孙人物经历

傅种孙(1898—1962),字仲嘉,1898年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市珠湖傅村,1909年入筠北高等小学,1916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第八中学,同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1920年毕业即留校任教,1928年升为教授。

抗日战争以前,先后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北平辅仁大学教授。1935年当选中国数学学会评议委员。1939年任西北大学教授。1945年远赴英国考察。1947年归国后为北平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兼北京市人委和市政协委员;毛泽东主席到师大看望老同学汤璪真,并在汤寓就宴,傅种孙夫妇应邀作陪。

1950年任中国数学学会及该会北京市分会常务理事,1951年他创办了新中国数学学会第一个数学教育刊物《中国数学杂志》(后改为《数学通报》),请毛泽东为该刊题写了刊名,并担任总编辑。

北京和平解放之初,傅种孙主持制订了全校各系的数学计划,选聘了一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这为师大教学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傅种孙在纷忙的校务之外,还教研究班的几何基础。他还受教育部委托,组织人力,拟成数学教材精简方案推行全国,审阅全国通用数学教材,多次对中小学数学改革提供意见。

1956年,他当选为全国先进生产者;1957年,傅种孙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1月18日,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病逝。

1979年,傅种孙被错划为右派的问题得到改正;1981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纪念傅种孙座谈会,缅怀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高尚品德。

为您推荐

孙光远生平经历

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师1921年改建为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20年南高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同时从事微分几何、数理逻辑研究。 1924年和陈雯美女士结婚。 1925..

王见定人物经历

王见定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半解析函数,共轭解析函数理论,大大发展了复变函数的理论,并将此理论成功地应用于电场、磁场、流体力学,弹性力学等领域;王见定教授提出的半解析函数,共轭解析函数理论,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引用,并发..

徐瑞云求学经历

1915年6月15日生于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着名的公立务本女中读书。徐瑞云从小喜欢数学,读中学时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因此,1932年9月高中毕业后报考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当时,浙大数学系的教授有朱叔麟、钱宝琮、陈建功和..

展涛主要经历

乔治·贝克莱人物经历

出生在爱尔兰 乔治·贝克莱1685年3月12日出生在爱尔兰基尔肯尼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是家中的长子,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早熟,年仅15岁时就考入都柏林三一学院,19岁时获得学士学位,22岁时获得硕士学位。此后留校担任讲师和初级..

耿其昌艺术经历

195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1966年毕业。 耿其昌 开蒙老师为陈斌雨先生,在戏校时曾先后受到雷喜福、贯大元、王连平、茹富兰、宋继亭、郭仲霖等着名京剧前辈的亲授。八年戏校严格、规范的训练,使耿其昌在文武两个方面都..

马丁·布伯人物经历

马丁(希伯来语名字:מָרְדֳּכַי,Mordechai)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祖父所罗门·布伯是犹太传统和摩西五经的着名学者,住在伦贝格(今乌克兰利沃夫),马丁·布伯童年时代大部分时间住在祖父那里。马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