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狄德罗名人轶事

18世纪20年代,在法国朗格尔天主教耶稣会中学,有一个学生常常以出色的回答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他以优异的成绩使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期望。和所有天下的父母亲一样,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但是有一天,这个中学生忽然对他父亲说,他不想上学了。父亲没有责备儿子,只是看了儿子一眼,平静地说:'那好,到工场去吧,以后就当个制刀匠。'此后这个中学生离开了校园,到父亲的工场里成为一名工人。可是他接连5天为制作一把柳叶刀忙得团团转,还是毫无结果。父亲一声不吭。中学生糟蹋了材料,损坏了工具。但是父亲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第5天快过去了,父亲同样心平气和地问道:'怎么,干不了吧?'这个中学生一言不发。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自己的课本,急冲冲地上学校去了。后来这个中学生成为法国18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唯物论和文艺理论方面大大超过了他同时代的思想家。他就是狄德罗。他主编的《百科全书》引领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狄德罗的父亲是明智的,他没有强迫儿子到学校去,而是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事实使狄德罗明白了其实学习才是他最恰当的选择。让每个人通过教育获得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中完成自己最适宜最喜欢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工作,也许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作为家长,对子女总是有很多期待,希望他学习成绩好,希望他在学校里出类拔萃,这既可以使子女有好的前途,同时自己脸上也有光彩。于是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在子女身上,特别是当子女的状态与自己的期待发生错位的时候,往往要求子女服从,而没有考虑子女的想法和实际,轻易地教训子女:'你不对。'或者说:'你距离我们的目标太远。'

1745年,法国出版商邀请狄德罗将英国百科全书译成法文,狄德罗决定自行编写百科全书。1749年卢梭参与狄德罗《百科全书》音乐和经济学方面的撰写。1772年出版二十八卷。他继承并发展了笛卡尔、洛克和拉·美特利的唯物主义,反对贝克莱和休谟的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他指出:没有超物质或离开肉体的精神和心理,他把人比喻为一架具有感觉和记忆能力的钢琴,嘲笑贝克莱'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的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这真是一架'发疯的钢琴'。他把个体心理的发展和心理的过程都看作物质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他说:'这些物质因素逐步产生的结果,便是一个迟钝的生物,一个有感觉的生物,一个有思想的生物。'狄德罗坚持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唯一源泉,观念和思维能力都是由感觉发展而来的,这是典型的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狄德罗一生提倡科学,曾被教会关押三个月,但他毫不畏惧,临终时说'我死后,随便人们把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是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父,也不相信圣灵,也不相信圣族的其他任何人!'

为您推荐

德尼·狄德罗美学思想

美在关系 狄德罗依据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美在关系'说。'美'是一个存在物的名词,它标记着存在物一种共有的性质,这个共有的性质就是'关系'。这就是'美在关系'的含义。'美在关系'就意味着美在事物的客观性质,事物的性质是..

德尼·狄德罗艺术成就

1759~1781年他为巴黎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沙龙'(绘画雕塑展览)写过10多篇评论文章,攻击以布歇为代表的浮华纤巧投合贵族趣味的'罗珂珂'作风,提倡现实主义画风。他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

伊本·路世德人物评价

伊本·路世德为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主要着作和伊本·西那、法拉比的哲学着作写过提要、注释和评论,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被新柏拉图主义曲解了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人们说:'亚里士多德解释了自然界,而阿威罗伊却解释了亚..

伊本·路世德对西方的影响

伊本·路世德理论成果

着作情况 伊本·路世德 伊本·路世德的着作,据传共有70多部,包括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医学、教义学、教法学和文学等。据阿拉伯史籍载,他曾对《古兰经》、圣训作过注释。现存的主要着作有《哲学家矛盾的矛..

德尼·狄德罗人物生平

德尼·狄德罗 德尼·狄德罗生于郎格勒。1732年获得巴黎大学文科学士学位。他精通意、英等几国文字,以译述A.A.C.沙夫茨伯里的《德性研究》而着称。1745年,法国出版商布雷顿准备邀请34岁的狄德罗和哲学家达朗贝将英国百..

伊本·路世德哲学思想

推崇亚里士多德 在哲学上,伊本·路世德非常推崇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把它说成是最高的真理,人类的理解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他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科学和理性的倾向,综合了阿拉伯东、西方伊斯兰哲学家的思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