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1914年间居住在瑞士,但经常回国参加彼得堡、莫斯科和基辅的宗教—哲学会议,投身于当时俄罗斯精神文化的复兴运动。苏俄十月革命后,于1919年流亡国外,主要居住在巴黎。在此期间他曾在大学任教,并撰写论着,与着名哲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克斯·舍勒等,着名文学家布伯尔、纪德等交往,并在这种高层次的思想交流中充实和发展了他自己的哲学。
列夫·舍斯托夫毕生的学术创作都集中于猛烈抨击传统形而上学和追寻圣经中全能的上帝。十月革命之后,列夫·舍斯托夫被迫流亡巴黎。成为二——三十年代俄国流亡文化的杰出代表。'文化与流亡'携手并进,古已有之。但只有二十世纪的俄国哲人与诗人的流亡才成流亡文化史上最壮丽的一大景观,这一大批流亡的哲人中有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梅列日科夫斯基、基洛夫等,而尤以哲人舍斯托夫的言论最为孟浪激烈。与其他人相比,舍斯托夫在理论上独树一帜。正由于此,他不仅受到来自思潮外部的尖锐批评,而且也受到别尔嘉耶夫等人的批评。不过,别尔嘉耶夫等在批评舍斯托夫的极端非理性主义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他的贡献,说他'以自己的全部存在进行哲学思考,对他来说,哲学不是学院专业,而是生死事业'。他的哲学'把认识过程同人的整个命运联系起来,认为存在的奥秘只有在人的生存中才能认识'。
1938年11月,正值他最重要的压卷之作《雅典与耶路撒冷》(Athensandjerusalem)问世之际,这位俄罗斯的儿子客死异乡巴黎。
哲学史家一般将列夫·舍斯托夫归类为存在哲学家、非理性主义者。
为您推荐
阿伦特1906年10月14日出生于德国汉诺威市。她的祖辈是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1924年,她慕名来到马堡大学哲学系,投师于马丁·海德格尔门下,此后一生便与海德格尔结下不解之缘。此外,阿伦特还在当代着名神学家布尔特曼那里读..
茱莉亚·克里斯蒂瓦,1941年6月24日生于保加利亚,1965年公费留学法国,1966年移居法国。
师从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及哥德曼(L.Goldman)等人,1967年与《原样》(TelQuel)文学季刊主编索雷尔斯(PhilippeSollers)结婚。
一生多..
1883年出生于奥尔登堡的小家庭的雅斯贝尔斯,父亲是法学家。自幼对哲学感到兴趣,但因父亲的法学专业影响而入读大学的法律系。他很清楚知道自己不喜欢法律,1902年转读医学。
1909年在医学院毕业,到海德堡精神科病院工作。..
1889年4月26日,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当时是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LeopoldineKalmus),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
幼年
路德维希在..
阿斯塔菲耶夫雕像
维克多·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Астафьев,ВикторПетрович,1924-2001),苏联作家,1924年5月1日出生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一个叫奥夫相卡的小村庄。他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体是万物之源,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并认为火是最精纯或是稀薄化了的空气。
阿那克西美尼一生清苦,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开始慢慢得到人们的认同。在公元前528年左右去世。他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