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人物生平

阿斯塔菲耶夫雕像

维克多·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Астафьев,ВикторПетрович,1924-2001),苏联作家,1924年5月1日出生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一个叫奥夫相卡的小村庄。他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早亡的姐姐。阿斯塔菲耶夫七岁时,其父因从事'破坏活动'而入狱,其母在探视回来时溺水身亡。从此,阿斯塔菲耶夫被外祖父和外祖母收养。这段温暖快乐的时光对阿斯塔菲耶夫今后的创作活动具有较大影响,在他的自传第一部分《最后一次鞠躬》里有详细记载。

其父出狱后带着他以捕鱼为生。一次渔汛后,父亲病逝,阿斯塔菲耶夫流落街头,后被孤儿院收留。

1942年,18岁的阿斯塔菲耶夫参军,1943年,进入新西伯利亚步兵学校学习。二战期间,他在军队里当过司机、侦察兵、电话兵,1943年因在前线抢修电话线路而获得'勇敢'勋章。

1945年,战争结束后,他退役居住于彼尔姆州的丘索瓦娅。1945~1951年期间,他做过钳工、辅助工、教师、车站值班员、仓库报关员。

1951年,他的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说《公民》刊登在《丘索瓦娅工人报》上。从此,他开始在这家报社工作,写报道、评论、故事等。
阿斯塔菲耶夫故居

1953年,第一本长篇小说《下一个春天之前》出版。

1958年,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

1959年~1961年,在莫斯科高级文学培训班学习。

1989年~1991年,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从传统派那里跳槽到自由派。为了表现自己观点与自由派一致并为了得到当局的信任,骂苏维埃制度骂得比谁都凶,支持新政权比谁都坚决,甚至主动讨好叶利钦,他的那副卑躬屈节、阿谀奉承的样子,使他过去的朋友看了为他感到羞耻。但是他的表现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的作品能畅行无阻地发表。在作家们普遍感到出书难时,叶利钦拨专款给他出多达十五卷的文集,引起了很多人的羡慕。阿斯塔菲耶夫虽名利双收,看来生活得并不愉快。他的所作所为遭到许多人反对,过去的朋友和崇拜者先后离开了他。据他自己说,甚至一些老头和老太大都反对他,称他为'文学界的弗拉索夫分于'。有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心中蓄积了这么多的怨恨,他回答说,这不是怨恨,而是'悲伤和忧愁'。他还说,他内心的烦恼是像记者那样的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劳动报》1997年5月30日)后来他又承认有一种'遭遗弃和不知所措的感觉'。(《文学俄罗斯报》2000年10月13日)

1993年,因十月事件在《消息报》上刊登写给总统叶利钦的公开信《第四十二封信》。

2001年11月29日于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市去世,年终77岁。葬于其家乡奥夫相卡(Овсянка)。

为您推荐

茨维坦·托多洛夫人物生平

茨维坦·托多洛夫是原籍保加利亚的法国着名文学理论家、历史学家,当代着名结构主义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法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1939年3月1日生于保加利亚的索菲亚。 1963年定居法国。 1966年入巴黎..

阿尔弗雷德·朱勒斯·艾耶尔人物生平

艾耶尔于伦敦出世,年少时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及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1932年,到维也纳大学进修并且开始与维也纳学派接触。1952年,艾耶尔成了英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被授予美国科学院名誉院士。1976年,更当选丹麦科学文学院外..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生平经历

阿尔都塞1937年进入里昂知名中学LycéeduParc读书,课业表现十分优异,并于毕业后被最高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录取。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阿尔都塞成为德国的战俘。在战俘营中,他广泛而深入地认识了共产主义。1945..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生平事迹

彼得·盖伊人物生平

彼得·盖伊是德裔美国史学家,耶鲁大学荣休教授。 1923年生于柏林,后移民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曾于此任教。他着作等身,研究广泛涉及启蒙运动、中产阶级等诸多社会文化史领域。其早期的重要作品《启蒙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