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谈及艺术的篇章数不胜数,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微电影的艺术性,在这方面论述的是少之又少,仅有的论述也只是从艺术性浅层方面反复论说微电影的创作或是传播需要艺术性,更应该加强艺术性,在此就目前我国微电影的现状深入剖析。
参看近期相对比较优秀的微电影视频,都表现出了各自的特色,但是,需要表现出重点的地方往往不足,比如说微电影中的声音,表现的节奏性不是很强,即使影视声音方面的问题谈得很多,在声音的运用上还是不够的。同时,多数表现力度不够。比如,情绪积攒的力度、心理展现的热度等均不够,这些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原因,更是综合艺术手法运用的不足,现简单地总结梳理如下。
(一)从逻辑思维关联上探究微电影创作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指符合某种人为制定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或‘闭上眼睛的思维’。”[3]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逻辑思维是一种综合的至高的思维方式,先有逻辑综合推断,再上升到思维辩证的高度,从这方面讲,微电影必须具备。任何影片都应该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最终达到逻辑思维,这样说的意义就在于微电影是引导观众在现实中践行有一定意义的活动,这就是观众通过微电影的形象(现实)展现而最终起到对思维抽象的人生意义的深思。 在上面的这个说法中就已经完成了关联的表征。微电影是将形象思维的现实加入艺术创作的元素呈现在视频载体上,最终达到受众的共鸣或是引起受众的深思,由此达到思维逻辑性,这就形成了画面内、外的关联,而后者是更高层面的,也是微电影创作的最终意义。现在的一些微电影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而更多的缺乏这种层面的关联。
再就是,情绪、节奏与思维逻辑的关联。这又是另一个角度,即从微电影本身的创造性层面来说的。情绪是激发受众共鸣的重点,也是主要的,能否打动受众就看情绪表现得如何。好的微电影会使受众潸然泪下(当然,这不是微电影创作的终宿),因为,这只是最能直接表征受众情绪的情感体现。作为艺术化的微电影,应该运用声音、画面的节奏去达到一定的思维逻辑性,而目前的微电影中,声音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