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本性,更何况是作为物质现实再现的微电影。德国着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物质现实的还原”[1]这个命题中阐述了电影的本性。这是在电影的摄制中给出的观点,是从一个电影创作的角度提出的本性命题。而作为微电影来看,其实,在不同的角度内含有不同的本质。先从其诞生的原角来看,微电影是在视频短片与广告的夹缝中各元素融合而生的产物,在这个角度来看,微电影的本性就是趋向于经济利益,为商业利益服务。
进一步探究,微电影之所以是电影的一种新形态,必然具备电影的相关属性和内质,从这个角度而言,微电影的创作本性就是具有艺术性。当然,微电影的艺术性也应该是抛开经济利益而上升的精神层面,这是创作者及其受众所必然接受的深层的本性(这抛开经济者的利益而言)。微电影的艺术性是将创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借助艺术手法,运用艺术技巧深入挖掘出来;同时,又是将受众情感的艺术性借助微电影本身的艺术性予以烘托出来,这就是微电影创作的价值所在,也是其艺术本源的深层体现。
综合微电影的本性可见,商业性与艺术性是其基本的两大属性。这在电影中也是时常探讨的话题,但是从微电影的出现根源来看,它往往比电影体现的商业属性更明显。所以,微电影虽然是兼顾了电影的两大属性,但是各有其特点。众所周知,微电影的商业性是其成活的物质基础,这必不可少,但其艺术性更为重要。艺术性的体现会使受众得到精神的洗礼,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更有利于微电影商业价值的不断提升,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设备,激发其积极的创作欲,进而形成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如果只是视商业性为重而轻艺术性,更多的商业元素会挫伤受众的眼球,即使一时抓住了受众获得了成功,也会使商家投入更多恶性循环的商业元素,最终,使受众越来越少,以致反感!所以,既要辩证地对待微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又要注重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这样,才能使微电影既有质量又有价值。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