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细节的设计,彰显电影中对人性的探讨

  两个家庭和所有本地人在赤地千里中一起开始了漫长而似乎永无尽头的大逃荒,电影用字幕标定的离家的天数来确定这逃亡的绝望。从此故乡、土地、亲族、乡绅的权威这些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架构彻底解体,但现代的秩序又并不接纳这些人,正在严酷战争的现代无暇顾及这些人的命运,他们在似乎永无尽头的逃亡中,面临的就是无法拯救的绝望,这绝望其实并不仅仅来自他人的暴力,而是一种被弃置的绝望。最终这绝望来自饥饿的绝对性。这部电影把饥饿变成了一个最重要的主角,它吞噬一切,动摇人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伦理观,把人变成无法名状的生命。那一切在逃亡中发生的悲惨的故事其实就是饥饿的绝对性所造成的惨境。两个家庭裹挟在无尽的逃荒的人群中,丧失了一切,直到陆续死去和消失。他们是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所说的“赤裸生命”。他们没有家园,没有认同,只有苟活求存的无尽的苦痛。在阿甘本的陈述中,这种“赤裸生命”是不被现代国家承认的,丧失了公民身份和法律保障的难民,仅以其生物上的属性归属于人类,他们是牺牲和献祭,成了现代的“主权”和“生命政治”所抛弃的人。而在当时中国的历史情境中,这种“赤裸生命”的绝境还在于被原有的农业社会的传统秩序和现代的国家都抛了出去,没有归宿。这种惨境让宗教也无能为力,张涵予所扮演的教士安西满在绝望中看到的一切让他对于自己的坚信的上帝都产生了疑问。而范伟扮演的由厨师到法官的角色所主导的流动法庭一直随着灾民,维持着某种完全不存在的象征秩序,直到入侵的日本兵又把他变成了他们的厨子,变成了同样的“赤裸生命”,而爱着老东家有文化的女儿的栓柱又承担起养育花枝的两个孩子,却被日本兵杀死。也是被绝望吞没的”赤裸生命”的归宿。而花枝和星星两个女性被卖走则是凸显了此时此刻的人性的无能为力。这是一幅以死亡为中心绝望的图景。而这些“赤裸生命”和现代国家的联系仅仅是靠着省主席李培基到重庆无望的哀求和美国记者白修德的大声的呼吁。在洛阳城下这些垂死之人被拒绝入城和象征现代的火车载着他们到达潼关之后被枪击驱散,都显示了现代的秩序对于这些“赤裸生命”、这些被视为冗余和无用的生命的无情的拒绝。这一切在这些生命的绝境之中却如此无能为力。

  饥饿是现代中国常见的主题,这正是中国人在20世纪走向现代的进程中的痛苦的象征。无数的文学和电影都表现了饥饿在中国的20世纪的现实的、难以摆脱的存在。这部《1942》正是在这个新世纪,中国和世界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的匮乏已经终结的时刻,和我们所有人共同伤悼饥饿所带来的苦难和绝望,伤悼中国人变成“赤裸生命”的绝望的时刻。

  作为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主要构成,中国电影艺术担负着很重要的社会责任。在电影事业的发展中,怎么样才能让其既能满足大众的口味,达到商业的目的,又能使电影的艺术性有所提升,增加影片的社会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可以作为现代电影努力发展的方向,也是当代电影人所应负起的责任。站在美学设计的角度,画面的形式美在《一九四二》中已经有所运用,观众在欣赏中会不自觉地受到其熏陶和感染。影片采用了多种美学设计来表现主题,通过重现历史,使被现代文明包围的都市人开启对历史的记忆,产生忧患意识。

为您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形态上的应用   形态,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对国家和民族的审美意识进行表达,在艺术造型中通过几何以及有机的对符号的线条和色彩等等进行处理,加上一定特殊的含义,来表达一定的地域文化。   1、色彩。在不同的地..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更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它包括图腾、书法、汉字、绘画、剪纸、刺绣等等。传统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多样丰富性以及民族乡,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更帮助我们..

秦汉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独特,造诣之高令现代人津津乐道。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至今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艺术宝库,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取其精华,加以弘扬   秦汉时期装饰艺术表现主题上..

书籍装帧设计的要求

书籍装帧的包装设计

  (一)书籍的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的封面是读者了解书籍大致内容的“窗口”。因此,书籍的封面设计所要表现的意境要和书籍的内容一致,向读者传递出书籍的内涵。比如,在对书法题材的书籍封..

合理的场景设计是塑造当代电影艺术美感的前提

  电影的发展史虽然很短,但是电影艺术对人们的影响却极为深刻,尤其是近现代的电影艺术,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大部分都围绕着红色革命为主线,反映了一系列优秀的感人故事,引领着中国人克服各种困难奋勇前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

色彩的运用表现出影片的主题

  我国传统绘画很注重色彩的运用,其中有很多讲究,一般来说,判断一幅作品着色的好坏,不是由其色彩是否强烈、具有刺激感来确定,而是要求看不出作者在特意用色,其色彩所营造的意境是否能令人心动而判定。该影片的主色调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