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舞蹈资源十分丰富,它是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形成异彩闪烁的多样性的风格传统。音乐舞蹈在云南各民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构成着名滇文化的一个光彩夺目的组成部分。云南民族舞蹈按其内容、用途来划分,主要分为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和劳作性舞蹈三类。(一)娱乐性舞蹈如:傣族的孔雀舞、佤族的“甩发舞”、哈尼族的“扇子舞”、白族的“百鸟朝凤”、藏族的“热巴舞”等。这类舞蹈多在节庆、婚嫁、社交、聚会等场合跳,一般都表达喜乐性感情。(二)祭祀性舞蹈如:纳西族的“丧葬舞”、佤族的“祭木鼓舞”、白族的“绕山灵”等。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少数民族祭祀性舞蹈有几百种。(三)劳作性舞蹈如:傣族的耕牛舞,彝族的阿细跳月(按其传说是源于劳动,模仿在刀耕火种的地上被烫得跳的动作)、傈僳族的推磨舞、佤族的“舂米舞”以及许多民族都有的采茶舞、纺织舞等。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民族舞蹈艺术,在经历了数代舞蹈艺人的精心继承和发展后,其表现手段日益多样、表现层面也日益宽广,现已呈现繁花似锦的局面。其基本特点是:1.乐舞种类多,诸如铜鼓舞、芦笙舞、羽舞、铃舞、盘舞、徒手舞等,还有多种表演于一体的大型歌舞场面,形式很美。2.这些舞蹈已经远远脱离随意性、即兴性和以自娱为主的原始阶段,形成了具有滇人特色的乐舞制式。3.以滇人为代表的云南民族乐舞,显然继承和发展了楚雄万家坝早期乐舞的传统,并对四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为适应各种商业艺术表演活动的需要,广场集体表演性民族舞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艺术团体经过精心搜集整理,把民间流传的丰富多样的舞蹈搜集起来。舞蹈艺术家运用创新型的舞蹈模式选取与某一民族生活有关的题材,在保持原有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民族本色风貌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创作。如彝族《打歌》、苗族《芦笙舞》、景颇族《刀舞》;以及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中的《跳云南》、普米族舞蹈《蹉搓》等等。此类作品经过改编,内容上突出新颖性,从而极大地增强其艺术性和观赏性。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