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音律,精炼字句

  赏读李清照的词作,我们会有这样一种感受:语言清新自然,概括性强,音韵和谐优美,且时有奇词佳句出现。

  1.运用白描手法

  如《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细。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此词通过寒食时节的景物形象探寻少女的感春情思,从而表达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是李清照早年的作品。本篇全用白描,作者抓住熏香、花钿、斗草、秋千这些细小而富有生活特征的事物,略加点染,就把人物的姿态和内心世界写得活灵活现。

  2.使用对比手法

  如《永遇乐》:“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微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该词由今写入,由今而昔,由昔而今,立足现实,多层次地反复对比,抒发词人深沉凄怆的家国身世之感。上阕几句是正反对照:夕阳西下的美景与人在异乡的感慨;浓浓春意与春意几许的疑惑;融合天气与岂无风雨的忧虑;词人在正面描写美好的自然景色后,用反问的语气描写相反的情绪,显出词人黯淡的心情。下阙有过去插戴满头与今日“风鬟雾鬓”外貌的对比;昔日“偏重三五”与今日“怕见夜间出去”情绪的对比;昔日朋侣香车宝马欢度元宵的热闹与今日“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寂寞的对比,总之,通篇对比,意象鲜明,不言哀而自哀,不言悲而自悲。词人只是如叙家常地娓娓道来,却让读者从鲜明的意象对比中领略到她动荡不已的内心世界。

  3.巧用口语

  如《南歌子》中的两句“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旧时天气旧时衣”,这是一句极寻常的口语,唯有身历沧桑之变者才能领会其中包含的许多内容、许多感情。“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中的“旧家时”也就是“旧时”。秋凉天气如旧,金翠罗衣如旧,穿这罗衣的人是由从前生活过来的旧人,只有人的“情怀”不似旧时了。读到这句,我们似乎可以听见词人长长的叹息声。这两句连用三个“旧时”,正如前人评刘辰翁《宝鼎现》词所谓的“反反覆覆字字悲咽”,言其“不似旧家时”之处,确乎感人至深。

  4.讲究炼字

  如《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依词中所写的乡思推断,这首词很可能写于南渡以后的最初几年。词的起首二句寓有飘零异地之感。“炉烟”下着一“直”字,形象更鲜明,似乎室内空气完全静止了,香烟垂直上升,纹丝不动。三四句中的“明”字和“轻”字从字面上看似乎很愉快,可是它为什么会给人以哀愁的感觉呢?主要原因在于前面铺叙的环境气氛和这两个字的限制性。在雁断云残、雪落烟升的凄清气氛中,人物的情绪自然不会欢畅;而烛底的凤钗即使明,也只能闪烁着微光;凤钗上的人胜即使轻,也只能颤巍巍地晃动。这样的意象自然令人不欢。小小的凤钗和人胜上透露出的心灵的信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这是填词家的高妙之处。

  5.善用叠字

  李清照在词里很喜欢运用叠字、叠句增强词的音乐性。如“知否,知否”,“浮槎来,浮槎去”,“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等,这些句子大多同句重叠,或只改换一两个字但字数不变,因而音调和谐,句式整齐,语气流畅,节奏明快,既把词人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合乎词的格律,富有音乐性。

  这一语言特征使作品更接近口语,更宜于以朴素流畅之语,婉转曲折地表达情意。《声声慢》是公认的具有音乐美的杰作,前人借白居易形容瑟瑟曲的语言赞美它: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并非过誉之辞。

为您推荐

重视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3]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非常重视意境的营造,让观众在观赏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

重视对播音支持语言的运用,以此提升播音主持的质量

  在影视节目当中,本身节目就是一种艺术的存在,因此播音主持的要素也包含了语言的成分。在播音主持人的世界里,要想让自己的内涵得到升华,很大一部分是在语言方面实现的。因为不同的人在发音以及声音的先天条件上有一定..

重视资金落实,打好文化馆基础

  资金的落实问题为美术辅导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首要问题。可结合多种渠道的应用进行资金的筹措,可向当地政府申请更多拨款。同时,应注重对老画家的聘用,可鼓励一些老画家担任相应的辅导工作,并在此过程中,重新执笔创作独..

精炼准确,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

闽西汉剧国家重视

闽西汉剧和乱弹及湖北汉剧有着亲缘关系,可以从中梳理出地方声腔剧种流变的基本轨迹。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闽西汉剧也遭遇了生存危机,亟待抢救、保护。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闽西汉剧经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