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 林徽因》是一部优美动人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主创们用了将近三年多的时间搜集和整理资料,拜会“梁、林”的亲属和好友,走访他们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努力去感受两位学者的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片中两位主人公的个人命运同时代大背景下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两条叙事线索交织推进着故事的发展,时间一会从现实穿越到历史,一会又从历史拉回现实。纪录片借鉴“新历史主义”理论来讲述梁家的故事,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和碰撞。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诞生于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一种对历史本文加以重新阐释和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1]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历史主义向那些游离于正史之外的历史裂隙聚光,试图摄照历史的废墟和边界上蕴藏着的异样的历史景观。他们把过去所谓单线大写的历史( History),分解成众多复线小写的历史( histories);从而把那个“非叙述、非再现” 的历史( history),拆解成了一个个由叙述人讲述的故事 ( histories)”[2]。 近年来,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大量借鉴“新历史主义”理论来进行艺术创作。这部纪录片也是如此。它一方面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主人公的档案、照片、信件等来呈现历史,另一方面借助与主人公关系密切的家属、朋友以及专家学者的口述和解读来引领观众回到历史中去。梁思成、林徽因的子女梁从诫、梁再冰和建筑系师生们的口述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两位主人公。另外,主创们还寻访了他们曾留学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拜访费正清和费慰梅夫妇的亲属,走遍了他们曾经考察古建筑的路线和流亡祖国大西南生活过的地方,搜集了很多相关资料,使整部纪录片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历史文献资料的价值。在这部纪录片中,编导们采用了大量和主人公相关的老照片、日记和书信。信件在整部纪录片中对于情节的进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着故事地起、承、转、合。几乎每一集都有大量的信件讲述,通过一封封信件,我们可以探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些信件既有普通的家书,也有他们和一生挚友费正清、费慰梅夫妇长达十几年的通信,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是值得永远珍藏的宝贵财富。比如在第一集《父亲》中,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明给幼年女儿的信中这样写道:“徽儿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挚爱之情,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除此之外,编导们还擅长运用“闪回”的技巧将两幅不同时间相同空间的画面叠加在一起,从而达到今昔对比的效果。观众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过去,引发出对已逝美好事物的无限怀念。在第二集《天书》中,有一段介绍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第一次古建筑考察的影像,梁思成率领的营造学社在河北蓟县发现了一座辽代木构建筑――独乐寺,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悠久的木构建筑。主创人员来到河北蓟县,探访这座梁思成曾经考察过的古建筑。只见镜头缓缓扫过现今的蓟县街道,来到如今已是旅游景点的独乐寺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让这座古寺看上去有一点点喧闹。之后镜头瞬间切换到20世纪30年代的独乐寺,一张张独乐寺的黑白照片交替出现在画面中,显得古朴典雅。这种强烈的今昔对比的视觉效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四集《流亡》中,主创们来到梁、林夫妇在1939年逃亡时住过的位于昆明市郊的龙头村,在这里保留了一处两位建筑师一生中为自己设计建造的惟一的房子。当小院的主人打开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时,镜头里出现了一个有些落寞、陈旧并且有些杂乱和破败的院落,在院落的一角我们发现了一排低矮的平房,那里就是梁、林夫妇的旧居。紧接着,镜头马上切换到拍摄于70多年前的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里林徽因同女儿正在这个院落中倒茶休憩,院子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接下来,镜头又切换到现实中,来到房间里面。房间里空空如也,但是墙角的壁炉,地面上铺的木地板和窗前的藤椅可以使人联想到当年梁家在这里生活的场景。这时,镜头再次切回到一张老照片,照片中他们的一双儿女正在这个房间的窗前写作业,桌子上,壁炉上摆放着林徽因采摘的野花,壁炉旁边还有一个简易书架,多么温暖而又温馨的房间。同样空间而又不同时间场景的强烈对比,让观众沉浸在深切追思的情绪中。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