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的艺术之美

  (一)美感的直觉性

  美感具有直觉性,电影画面中,导演使用了不断变化场景色彩的手法来表达主人公的心境和对美的向往,电影的明暗色调和氤氲情境好似真的把观众带回来18世纪的法国,大量灰色色调的使用表现了主人公命运的残酷,比如出生在肮脏的鱼市场、暗无天日的孤儿院、绝望的制革厂,这些都是格雷诺生命中不得不承受的悲哀,同时也为影片接下来想要表现的美做了对比与铺垫。在格雷诺意识到自己天赋异禀的嗅觉时,世界是彩色的,当他可以脱离绝望的制革厂成为巴尔蒂尼的徒弟加入香水制作时,他是幸福的,影片中在这些地方大量使用了鲜艳的色彩来表现格雷诺对于世界中美的感知,表现了最初他纯粹的天真心灵之美和对于美的追求与向往。影片在结束时,使用了两个大型场景,将观众们再次拉入了神秘的嗅觉之美的遐想空间,通过类似古典油画的观影表现手法,以直观的、直接的方式让人们获得具体、纯粹的视觉享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不需要抽象的思考,只需要通过画面就能感受到嗅觉的神秘和美感,产生让人心驰神往的意境。[3]

  (二)美感的社会功利性

  影片的名字是《香水》,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看到影片介绍时,也很难与谋杀这种事情联系到一起,影片所展现,既非香水,也并非谋杀,虽然香水和谋杀确实是主人公两种最典型的行为,但是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是不同的爱和对于美、对于生活的向往,格雷诺所追求的是人类心灵深处最美最纯粹的东西。[4]在影片所表达的追求里,是对人类生活有益的内容,是让人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爱的重要,满足人类对于美的追求的狂热和对于爱的渴望。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审美享受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并且以表达真、善、美为主,让人们在获得悲情的感动同时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5]

  (三)美感的愉悦性

  结合电影剧情来看,它无疑是一个悲剧,格雷诺为了实现自己的狂热的对于美的追求,创作出世间极致的完美香水,因而向众多少女下了毒手,当他杀害了第26个少女时,他仍旧未感到害怕或愧疚,因为他认为自己这是在追求美,将生命的精髓――气味进行保存。但是当他发现自己身上没有任何气味,没有任何能够让他觉得可以证明自己是存活在这个世上的时候,他害怕了,退缩了,崩溃了,影片在快要结束时,格雷诺看到不同的人在香水面前展露的真实,真、善、美、假、恶、丑,在意识到自己几十年来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自己所追求的美的真谛――气味原来不过是世界之美的一部分,他无法收集所有的美,也并未感受到所有的美,这种击碎他人生支柱的认知让他崩溃了,于是,他选择了自我了断。格雷诺的遭遇,既让人悲叹同情也让人痛心惋惜,但是在痛过却又让人充满遐想,让观众从精神层面获得一种满足。在满足的同时,又会发现这只是一部电影,一部充满艺术之美的影片,无论是演员的演技还是用片的表现手法、拍摄角度,都给人强烈的美的感受。[6]

  (四)美感的主观性

  由于个体在生理心理方面不同,所呈现出的审美特点也各自不同。审美活动中个人受当时的心理状态、外在环境和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在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出现众多差异。这种差异与审美主体的年龄、文化修养、情趣倾向、情绪心境和审美理想各自相关,因而美感的主观性非常强。对于《香水》这部电影来说,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所获得感触是不同的,比如观看影片时,一个儿童可能只会对电影的色彩感兴趣,但是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上较低,具有一定深度的成年人可能对影片所反映的深层次的内容感兴趣,喜欢小说的观众可能更关注电影的表现手法和对原作精髓的把握,美感的主观性就是在这些千差万别的审美主体中得到展现的。

  在观赏《香水》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观众不只能够获得丰富的美的享受,同时对于格雷诺命运的反思、对于真善美和爱的认识也会让其获得深厚的情感体验,随着对电影感悟的加深,能够在其中获得更多的美的体会与感悟。

为您推荐

《香水》的艺术感悟

  该片改编自德国作家Patrick Süskind(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畅销国际的小说《香水――一个杀手的故事),原着小说自从出版之后,在各国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作者不仅一跃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

电影《香水》介绍

  影片讲述了男主人公让-马普蒂斯特?格雷诺耶因为对于香水的迷恋而最终走向了犯罪道路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对于人性、道德、理想、价值观和审美倾向都进行了拷问,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它的导演汤姆?提克威尔对于影片..

悲剧精神与艺术性的互融

  古希腊戏剧哲学中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楚优》的表述性本身是具有此种悲剧精神的。在现如今大众文化娱乐性为主导的话语身份里,追求单纯的..

音乐电影中芳汀形象的艺术性表达

美学问题对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影响分析

  (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由于声乐表演艺术是一种纯粹的听觉艺术,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主要突出了乐器的效用,而实际的美学与声乐表演艺术结合后,需要声乐表演必须做到以听众为中心,注意听众的心理感..

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美学问题具体分析

  (一)以聆听者为声乐表演中心   美学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听众不断提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声乐表演艺术的传统思想发生了较为激励的碰撞,从而引发了聆听者对声乐表演艺术的严苛挑剔要求,而音乐表演艺术也在此种对立中进行..

提高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程度的方法研究

  (一)声乐表演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声乐表演艺术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只要能够引起聆听者的心理情感共鸣都可以作为创作的素材,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将聆听者的心里真实感受并真实记录,聆听者的心理感受往往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