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意蕴的表达――如鱼得水,耕云种月

  (一)吴昌硕的梅花是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

  吴昌硕的绘画是写的艺术。他画梅,每不说画而说“扫”,如说“但凭篆籀扫”。可见,“冰肌铁骨绝世姿”的梅花,正是一笔一笔“扫”出来的。“扫”的笔触与画的笔触早已融为了一体,书法的意蕴也借助梅花绝世的容姿傲立。一枝墨梅中,表达的不仅是画的意蕴,更有写的精神,而书法的意蕴更加深刻。那些饱含意蕴的写的笔触,都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表达,是一种似有还无的意境追求。如黄宾虹所说,“如写意之作,意到笔不到,一写便俗;又有欲到而不敢到之笔,不敢到者便稚。”要恰到好处的把握一个度。

  (二)画梅花如沐月色,画修竹如临清风

  吴昌硕在一首《种竹》中写道,“尘洗室生白,影寒风过虚。墙头揽明月,高节欲师渠”。这也是吴昌硕书法意蕴的一个独特表达,即画梅花如沐月色,画修竹如临清风。如吴昌硕75岁时作的修竹临风图轴,数枝竹子矗立在画的中间,后面衬以一方用淡墨写出的顽石。竹竿用淡墨,苍劲有力,表现出凌云的气势。竹叶以浓墨点出,叶横若剑,呈斜势布置,表现出修竹临风的动势。写《梅花图》,淡墨写梅,清淡朦胧,画面仿佛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题诗云,“只管和烟和月写,不知是雪是梅花”,看梅花“皆含月光”,点画之间,清风徐徐而来,梅花点点,而月色妖露。可以看出,吴昌硕在绘画笔触中注重气的表达,注重豪气、浩气、逸气、清气和笔气,强调浑然天成,浩瀚一片的书法意蕴,写梅花表达出月色,画修竹表达出清风,这与书法追求的无法之法、物我两忘的境界截然相同,恰是“如鱼得水,耕云种月”。

为您推荐

陶瓷书法传播传统文化思想

  书法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底蕴和张力。一方面,书法以汉字结构为最高的造型依据,另一方面,书法以文学内容为框架,通过“书意”对文学内容的“诗意”表达,本身就是文词与书意事例的二度创作。传统书法的诞生、传承和..

陶瓷书法传承中华文明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步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于汉字的悠久历史和绵延不绝。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象征,没有文字,就很难了解过去..

中国书法艺术的结构美

  书法艺术的结构美是指毛笔字的结构体现出现实中各种事物形体结构美的问题。尽管古代的象形文字如今早已不存在,但其是中华民族汉字发展、形成的必经阶段,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仍然具有造型的意义。平正、匀称..

中国书法艺术的章法美

书法艺术的线条美

  线条是书法构成的主要元素与基础,是书法形成的重要媒介.亦是作者传情达意,流露情感气质的载体。汉代的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与里程碑,其中以汉隶所体现的解放线路最为典型。线条可以说是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沟..

中国书法艺术的意境美

  绘画、书法、诗词作品其本身早已不仅仅是一幅幅单纯的图画与文字,这些作品已上升为一件艺术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是其内心世界的展现,其所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美。作品的神采、精神是意境美的具体体现。宋代的黄庭..

书法中的线之美

  (一)汉字对线之美的作用   书法发展至今,漂洋过海,成为不只是中国才有的线艺术,但无疑,中国的书法是最具特点,最能表现线之美的。汉字的一笔一划都是凝练的线,而这些线因为汉字的结构与组合而变得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