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

  中国有着渊源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的艺术歌曲产生于20世纪初,但在此之前,中国也一直有着自己的民族诗词歌曲。中国的诗词歌曲产生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最初诗词歌曲指的是具有仪式性的雅乐歌曲。到春秋时代到唐宋期间,我国又先后出现了《诗经》、《乐府诗集》等诗歌总集,中国的诗词歌曲快速发展,走向了繁荣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到了宋元明清时期,诗词歌曲开始向世俗化发展,于是有了宋词体歌曲、元代散曲以及明清小曲。到了20世纪的中国,在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思潮的影响下,一大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海外留学归来以及各大音乐院校培养出来的音乐家在创作中国诗词歌曲的时候,开始借用西方“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将西方的作曲技法与中国的民族调式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的诗词歌曲的调式调性,开辟了诗词歌曲创作的新河。1920年,留学归来的萧友梅博士将“艺术歌曲”一词带入中国,中国艺术歌曲正式产生。

  (二)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封建文化逐渐衰落,西方先进文化的进入,也推动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曲技法的发展更新:吸收西方的作曲技法,采用欧洲大小调、离掉写法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相结合,拓宽了音乐的表现力。2、词体风格的变化多样:中国艺术歌曲的词体不仅仅局限于古人的创作和自由体诗歌,逐渐加入民间流传的民谣,歌词的选择也逐渐多样发展。3、歌曲体裁与时代紧密结合:新文化运动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歌曲的体裁也开始表达爱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4、旋律与伴奏的发展创新:西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的一大特点是伴奏织体与旋律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又独立发展,而中国艺术歌曲充分借用这种创作技法,采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并在和弦的选择上运用大量的和弦外音,对于古诗词的意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浓郁的中国韵味。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对艺术歌曲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艺术性”成了评价艺术歌曲的首要标准,这使得其体裁的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由民歌改编,创作的艺术歌曲,例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牧羊姑娘》等。

为您推荐

现代环境艺术与色彩设计

  在环境中,色彩可以给人们营造出舒适感,充满情趣、和谐舒适的生存环境得益于对色彩的运用与设计。环境设计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但指建筑设计还包括规划设计以及雕塑、壁画等的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环境设计的主角。无论是..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形态上的应用   形态,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对国家和民族的审美意识进行表达,在艺术造型中通过几何以及有机的对符号的线条和色彩等等进行处理,加上一定特殊的含义,来表达一定的地域文化。   1、色彩。在不同的地..

环境艺术的色彩需求

  环境艺术被称为是“会说话的眼睛”,它直接体现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品味。通过关注人的需要,环境艺术可以调节人的心理,安慰人的精神。特定的环境引导着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的意义

女中音的形成和歌唱艺术的发展

  (一)19 世纪女中音的发展   19 世纪女中音的确立,是以历史性地涌现出一批新型女中音歌唱家为前提的。她们以高超的声乐技艺与高度文化修养、卓越的表演能力,展示了女中音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女中音形成时期的主要..

想象是琵琶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途径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而且也能够对未感知的事物产生联想。演奏者在音乐创造活动中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但是,所有的想象最终都必须..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和画面关系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和画面关系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声画合一,又可叫做“声画同步”或“写实声”。声画合一是声画蒙太奇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在影视作品中被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声画合一”,是指画面中的形象和它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