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目的是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观众。捷克着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爱斯坦曾经说过:“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当声音和表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为艺术。”一个歌唱者演唱得好与不好,不仅仅在于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关键在于艺术表现的深刻感人,能够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感情,以及透彻的理解音乐的内涵。一句话,成功的演唱者应能唱情、唱意境、唱韵味。
歌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声乐文化。仅仅学习发声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我们演唱任何一首歌曲,都有一个研究――理解――处理的过程,要对歌曲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特点、风格流派,以至于有关地区的风俗民情有所了解。“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微,这就无法理解作品,更达不到艺术表现的境界,只能是唱音符,唱一个一个地音字,就不可能把自己从事的表演专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这是我国着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所说的一段话。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也告诫我们:“不要把简单放在发声练习上,要知道提高了综合修养,声音上也会提高,如果有了认识,即使走弯路也不会太远。”我们应该懂得,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只有在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任何动人的歌唱,无论是言语、音乐、感情的宣泄和意境的创造,都是演唱者平时生活和艺术积累在内心融合后的产物。有了深厚的艺术积累,才可能深入领会歌曲的内容和美的价值,从而产生对作品的兴趣和认识,引起感情的激动和表演创造的热情,再延长重视歌曲得到生动感人的体现。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