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应该是起源最早,流传最广的文学形式,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歌祖祖辈辈传唱,历史悠久,是纳溪人民精神文化的体现,是记录社会发展的载体,也是研究川南地区风土人情的依据,是历史的活见证。从民歌演唱的内容,我们可以还原出当时的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等。纳溪民歌按内容可大致分为礼俗歌、劳动歌、情歌、儿歌等四种形式。
(一)礼俗歌
礼俗歌是伴随着祭典婚嫁、祈福禳灾等各种仪式而唱的歌。礼俗歌描绘的仪式中大部分沿用传统的语言和固定的程式。因此,它的民俗价值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就其应用的仪式来看,礼俗歌曲大致涵盖婚丧嫁娶、筑房建屋、酒席谢词、开工收徒等等很多方面。
以《泸州民间文学集成》中记载的一首情感真挚动人的《哭嫁歌》为例:
油菜开花,花花黄,女儿开腔叫声娘。
父母养儿空指望,好似南柯梦一场。
一尺五寸把儿养,起早贪黑非寻常。
儿若男子立志向,光宗耀祖换门墙。
怎奈儿是薄命相,不能伺奉二爹娘,
叫声爹娘宽心放,莫把儿女挂心肠。
(二)劳动歌
纳溪民歌是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在与劳动生活相伴的实用性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即兴性、口头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即方言中常说的“见子打子”。纳溪民歌歌词生动传神、风趣幽默。坐在写作间的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米筛做门眼睛多”这种贴切的比喻来,只有在地头田间劳动的人,才能唱出“大田薅秧行对行、一切秧鸡(儿)来歇凉,中午捡到秧鸡(儿)蛋,晚上捉倒秧鸡(儿)娘”的生动、具体、有趣的劳动场景。
以纳溪龙滩乡的《石工平地抬行》为例:
铁锤打石响叮当,开出石头建桥梁。
不怕高山把路挡,不怕洪水奔势狂。
凿开高山变平地,驯服洪水像羔羊。
又如纳溪龙车乡的《轿工号子》:
一边坡,微微梭。换沟,顺丢。
天上明晃晃,地上水凼凼。
弯的乖,甩的开。两头高,过桥桥。
左边站起、站起让你。
前面一捆柴,伸手抱在怀。
屋檐口,放下来,提起走。
(三)情歌
情歌一直是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形式,早在《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就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纳溪民歌中的情歌质朴地表达着男欢女爱,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纳溪渠坝乡民歌《谷子越打糠越多》:
谷子越打糠越多,爹妈越打我越爱哥。
打断骨头筋还在,拄起棍棍来看哥。
又如《太阳出来辣焦焦》:
太阳出来辣焦焦,情妹出来薅海椒。
情哥薅来不结果,情妹薅来压断腰。
(四)儿歌
纳溪儿歌清新活泼,极具地方特色。如纳溪江北儿歌《干豇豆,叶叶长》:
干豇豆,叶叶长,巴心巴肝望我娘。
娘又远,路又长,伤伤心心哭一场。
大哥留我吃粽子,二哥留我过端阳。
嫂嫂嫌我吃的多,拿起扁担打哥哥。
大哥送我在朝门口,二哥送我到石板坡。
“妹呀妹,这回去了哪回来?”
“鸡生牙齿马生角,石头开花,牯牛下儿我才来”。
纳溪大渡镇的《螃蟹歌》:
弯的河,顺的河,弯河顺河,永宁河。
沿河一带有螃蟹,背上背个硬壳壳,
八个小爪爪,两个大脚脚。
幺妹来挑水,夹倒幺妹脚。
痛又痛得很,甩又甩不脱,
这个螃蟹实在恶。
总之,伴随着纳溪人民的辛勤劳作产生发展出来的纳溪民歌是一朵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奇葩,纳溪民歌以其腔调多变、旋律独特、内容丰富的特点,在民族音乐中独树一帜。纳溪民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珍视和发扬。
责任编辑:陈达波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