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说”机能的训练,应当在字头、字身、字尾三个方面下功夫

  1.字头的唱法

  字头主要是指歌唱时字的起音,即声母的唱法。字头的特点体现在着力的部位,即唇、齿、舌这三个部位的机能运用要非常灵活、自如。每个音节发音之前的定形准备要迅速有力,开、合、松、紧要配合的恰到好处,做到稳、准、狠、短、清。具体的方法有:

  ①声母要唱得清晰、轻巧、灵活。字头的着力部位,喉、舌、唇、齿、牙配合要灵巧,要把握好时值的分寸,即字头着力后应立即放松,并保证适度的空间,使气流畅通。

  声母的宽度应该与韵母一致。一般在发韵母音时,头腔与口腔的状态是很宽松的,声母在发出前也应该有这一状态。

  ③声母与韵母应该有同样的高位置。歌唱时要使头腔、“面罩”处于兴奋状态。

  ④声母的起音可以多运用阴平调。汉字发音有四声的规律,其中阴平第一声与阳平第二声便于发声,但阳平起音位置低,容易出现滑音现象;而阴平类的字在歌唱中具有高、平、稳、引的特点,所以在训练中,多采用阴平调起音,能够使声母与韵母保持在同一音高(音位)上,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2.字身的唱法

  字身也叫字腹,是指音节的韵母(韵腹)部分。在歌唱的时候,字身必须在字头部位准确着力的基础上,根据歌曲旋律风格的需要进行调整,以便使歌唱有一个统一的状态,同时在气息的支撑下,发出圆润、纯净的声音。每个字要有走(运动)起来的感觉,这是锻炼歌唱者对声音的定位和运字的功夫。“走”要求在“咬”、“吐”的基础上,将口、咽、喉腔张开,在气息的支持下,把字的韵母唱得明亮、集中。同时,不论这个字的旋律拖腔的时值有多长,都不能在行腔过程中随意或突然改变口型,必须使这个字的韵腹保持到字尾。

  3.字尾的唱法

  在音节结构中,最后一个成分是韵尾,就是韵母的收尾部分,也叫做字尾。在汉语拼音中一般是指i、u、o、n、ng。字的收音非常重要,要加以重视,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假如收音过重、过轻、过短、过长,都容易使声音过宽或过窄、过明或过暗,破坏声音的统一。要使歌唱时的字有头有尾、完整准确,不松散、不漏气,就必须重视字尾的收音。正确的归韵应当是在气息的支撑下,做到准而不混、短而不促、活而不僵。歌唱时的力量要像说话时一样,用在字头的咬与字尾的收音上,字身的吐和“走”更侧重的是歌唱状态的保持,因为吐字归音关键在一头一尾。在歌唱练习中要注意三者合一,将其正确运用到呼吸与歌唱语音基本功的训练中,并与发声方法相结合。

为您推荐

进行“说”机能的训练,应当在字头、字身、字尾三个方面下功夫

  1.字头的唱法   字头主要是指歌唱时字的起音,即声母的唱法。字头的特点体现在着力的部位,即唇、齿、舌这三个部位的机能运用要非常灵活、自如。每个音节发音之前的定形准备要迅速有力,开、合、松、紧要配合的恰到..

进行“说”机能的训练,首先要了解歌唱语音的构成(以汉语语音为例)

  传统的音韵学将汉语的音节分为了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是汉语音节的三个要素,都具有区别字意的性质。   1.声母:一个音节起头的辅音叫声母,在现代汉语拼音中共有21个声母(也有零声母的情况),古书中称为“五音”,主..

20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南北两大流派不同独奏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中叶,中国竹笛独奏艺术发展迅猛,形成了不同的演奏技巧、演奏风格、演奏作品,以及使用不同的中国竹笛形制的南北两大流派。所谓中国竹笛南方流派,即以赵松庭..

表演时面对的双重方面

了解发声器官及机能状态

  歌唱发生时直接参与运动的器官,根据其功能作用大致可分为声源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吐字器官四大部分。歌唱发生的生理过程是:肺部的气息通过气管呼出,振动喉头的声带发出声音,形成优美、动听的歌唱声音。..

演唱中情感方面的变化与处理

  笔者认为,本歌曲在演唱时,核心问题在于情感的表达。本歌曲抒发了对祖国热爱之情,因此在演唱当中,需要把握好歌词的具体情感,其中所蕴含的人物思想较为复杂。因此想要更好的演唱此歌曲,显然需要把握好具体的感情、气息,以..

表演者从演奏技法方面对意境营造的作用

  如果说古筝演奏给观众带来的是一场视听盛宴的话,那么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是“视”,而表演者在音律和弹奏技法上的变化则是“听”,二者融为一体,整体效果就出来了。   对技法的认识,包含演奏者扎实的基本功底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