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二人台的唱腔特征

  二人台是康保人的山药鱼鱼、羊肉汤汤、莜面窝窝、羊皮袄袄,红事唱,白事唱,闲的时候唱,忙活的时候也唱,唱起来高亢唯美、眉飞色舞,跳起来朴实大方、不亦乐乎,土的掉渣的念白、情真意切的表演早就成了当地人心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康保二人台来源于民歌,它的唱词结构十分简单,属于由二句或四句构成的典型民歌体结构形式。主要有宫、商、徵、羽几种调式。这种结构方式直接影响甚着曲调结构形式,内蒙古西部地区爬山歌中到处可见这种山歌结构形式,它虽然形式短小,但却能够展示完整的音乐构思,刻画出鲜明的音乐形象。如谱例一中,旋律起伏大,乐句中常出现大音程,演唱者以一种高亢嘹亮的信天游的形式,展现了晋西北农村空旷、荒凉的景象。

  ■

  这是康保二人台戏剧《朝阳沟》的开场――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女主人公王云环的唱段,创作者把《走西口》的曲调经过改编,采用羽调式作为这段唱腔音乐使用。音乐形象舒展,乐句衔接自然,表达人物形象与社会背景贴切。

  但是康保二人台唱腔的曲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单调的结构程式无法表达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内容。由于康保二人台音乐属于单乐段结构,不能像京剧慢板和晋剧慢三眼那样舒缓,也不象夹板,流水板那样紧张激烈,若遇大段唱腔,四句一段反复唱,不仅不利于表现戏剧冲突和人物情感,也会使观众感到单调乏味。因此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出新腔。

  康保二人台无论是曲牌、唱腔、念白、舞蹈等都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特征。它有极强的观赏性,面部表情细腻夸张,舞台动作讲究技巧和生活化,曲调悠扬高亢,演唱有张力、音色纯朴自然,注重细节,剧情短小活泼、舞蹈粗犷豪放、情感丰富细腻具有风趣幽默的独特艺术魅力。表演者眉飞色舞,欣赏者意犹未尽。

为您推荐

康保二人台的未来发展展望

  康保二人台的艺术工作者为了使康保二人台的表演进一步完善,针对自身在演唱、舞蹈等方面的不足正在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康保县政府针对康保二人台演员继承和县二人台艺术团薄弱的实力,采取了引进人才、加大财政投..

康保二人台的产生与演变

  康保二人台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属于东路二人台,其来源有:⑴山西的民歌、秧歌,河南、苏州等地的小调与康保本地的“烂席片”等曲调相结合形成了康保二人台的唱腔。⑵干嗑儿(或称呱嘴,类似顺口溜,但对仗并不严格)与数..

康保二人台的唱腔特征

  二人台是康保人的山药鱼鱼、羊肉汤汤、莜面窝窝、羊皮袄袄,红事唱,白事唱,闲的时候唱,忙活的时候也唱,唱起来高亢唯美、眉飞色舞,跳起来朴实大方、不亦乐乎,土的掉渣的念白、情真意切的表演早就成了当地人心中的一道亮丽..

豫剧青衣的唱腔及代表人物

花鼓戏唱腔的形成与分类

  湖南花鼓戏的唱腔主要包括民歌、灯调、打锣腔、川调等四类,其形成过程如下:   第一个时期是歌舞对子戏。这个时期,其唱腔形式主要是灯调以及民歌,具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尤其是民歌主要来自于采茶歌,且角色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