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对这样的景观设计改变是一种什么样的审美态度?对后现代景观的审美归根结底也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思考:如何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即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艺术化生存”。
(一)对历史传统的保护和继承
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必须在中国现代主义传统内部探索,卡西尔说“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对历史文脉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感知,是后现代景观区别与现代主义的关键。现在城市建设中的大拆大建,将一些具有城市记忆的建筑和街道等城市符号拆除,影响到了城市整体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有意识保留这些特色,使景观设计变得更具“地域性”,告别前篇一律的现象。
(二)对文化内涵的把握
后现代设计的主要手法是隐喻,象征和标志。在后现代景观设计中,对于文化内涵的把握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接收的符号,图像层出不穷。面对这些现状,使用一定的“语法”和“语汇”的设计趋势也对后现代景观设计也提出了要求。在景观设计中用新的概念来认识和解释事物的前提是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三)“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为设计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夸张的造型和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已经比较少。而后现代设计也将“诗意”再一次带回了人们的视线。对栖居环境的要求和感受文化的存在,对自然的感受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后现代景观设计应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做满足人们需要的“人性化”设计。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