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胜有声的批评
经常违反纪律犯错误的学生大都是聪明伶俐又调皮的学生,他们违纪有时仅仅是好玩或者是想引起注意,而不是故意的。所以,教师遇事要冷静分析、深思熟虑,切忌不假思索、妄下结论地指责学生或发表滔滔不绝的说理,这样会刺激学生敏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或做鬼脸、装无赖,摆出一副“我就是这样,谁怕谁”的样子,或机灵地顶撞老师,伺机寻找老师批评话语的毛病予以反讥,使老师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甚至还出现“黔驴技穷”下不了台的现象,有损教师形象和尊严。相反如果老师相机行事,采用沉默的方法来冷处理,然后抽丝剥茧、找出问题的关键,全面分析、辩证处理,使用恰当、艺术的教育方法,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避免师生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刺穿了学生心理防卫的盾牌,使学生捉摸不透老师的心理,背上了思想包袱而主动找机会向老师承认错误。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男孩,他的毛病就是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有事没事地闲说个没完没了,多次批评教育均收效不大。于是,我换了个教育法子,多次在他张口说闲话的时候冷眼瞪他,下课后把他带到办公室,不跟他说话,也不叫他写检讨之类的悔过书。经过十多分钟的冷处理,他渐渐按捺不住想一探究竟的心理,低声叫唤我:“老师……”我还是不理睬他,只是装作很生气地瞪了他一眼。他缓缓地低下了头,细声软语地说:“老师,你怎么一声不响了?不骂我了吗?难道我真的无药可救了?老师,您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我知道时机已到,便语重心长地跟他细说课堂安静以及专心听课的重要性。经过这次别出心裁的批评,那个男孩奇迹般地逐渐改正了缺点,并自愿担任课堂纪律监督员。我深深觉得,有时对待违纪学生采用“无声胜有声”的冷处理艺术教育方法,远比常规教育方法收效大,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