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当代,色彩都伴随其中,并从客观走向主观。色彩是绘画艺术的表达方式,是绘画创作的重要艺术语言,画家们将感情倾注其中,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使作品不止成为一个简单的绘画,而变成了一件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色彩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性。对色彩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与生命力。夏加尔说过:“色彩溶于血液”,色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色彩的命定”是一个画家最原始的独特性,这种特征是融在血液中的、不可重复的,是画家体现自己绘画风格的根本。来自于自然界的客观色彩能推动激发画家内在感受,这种感受经过画家本身情感的提炼凝结、艺术加工,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样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画面。在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色彩搭配规律,如冷暖规律、明暗规律、补色规律等等。这些规律会不知不觉的演变成画家不自觉的经验,成为限制自己进行艺术创作、自由发挥情感的的桎梏。因此适当的从色彩规律中挣脱出来,发挥撞色主义,流畅的表达情感于艺术创作之中,发挥色彩的独具创造特性。
色彩是画家表达情感的媒介,只有经过画家本身情感提炼和艺术加工的色彩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色彩。可以说,色彩艺术的表达是画家主观情感的流露。画家通过接触客观存在的事物,触动内心,形成独特的情感,然后运用色彩组合来表现与自己情感相吻合画面。绿色代表着希望,象征着健康,当我们看到绿色调的作品时,往往也会产生同样的感受。艺术的创作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色彩的运用也不局限于表达一种感受,例如利用色彩的冷暖调和、明暗搭配可以表达粗犷的内容和豪迈的情调,同样也可以表现出无限深沉、溢于言表的情感。情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里现象,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色彩表达的情感是人类所赋予的。色彩象征语意具社会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此外色彩在表达情感上具有形状无法超越的优势,形状只能粗略的表现出事物的轮廓,而色彩才是沟通画家与观赏者之间的桥梁。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