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娘舞活动概况

  (一)跳娘舞活动的时间及地点

  跳娘舞活动时间通常不是固定的,一般情况是在黎族村寨中,村民家中有人身染重病(这里主要指孩子),其家人就请“娘母”来跳,地点就选在祈求人的家里,这是黎族民间的一种鬼神信仰活动,通过跳此舞来达到驱鬼祛病祈求的目的。

  (二)跳娘舞的参与人员

  跳娘舞的表演形式并非单一的固定形式,或两人或七八人。其核心人员即“娘母”(领舞者)。“娘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巫师(女性),由黎族妇女担任,被认为是人与鬼的联系中介,多带有职业性质,并且世代相传。表演跳娘舞的过程中,“娘母”需要有助手(伴舞者),一人到七八人不等,助手同样必须是女性,一般助手都是该“娘母”的徒弟。

  (三)跳娘舞的活动过程

  跳娘舞整个活动大致包括前期准备、请神仪式、跳舞迎神、祭神四个部分构成,以下是对各个部分具体事宜的描述。

  1.前期准备:由患者在家里设置香案或祭坛,准备祭品。

  2.请神仪式:开始请神,“娘母”用方言念动咒语,告之各位神灵,请各位神灵前来助其除妖驱邪。

  3.跳舞迎神:在摆好的香案或者祭坛前,“娘母”一手拿着碗,另一只手拿着筷子敲打碗沿或将碗顶在头上,一手拿着筷子敲击,在锣鼓的伴奏下,随着锣鼓的节奏起舞。“娘母”口中念念有词,似语似歌,面对着香案或祭坛,时进时退不停地来回作舞――寓意“叫魂”。接下来,“娘母”沿着香案或祭坛的四周,也就是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边念动咒语边作舞,目的是显示其虔诚之心,祈求神灵降临,为患者除病去灾;然后再由“娘母”向神灵借力,施展巫术,驱除鬼怪除去病痛,过程口中仍然念动咒语,使患者得到祖宗及神灵的庇佑,能够平安健康。整个跳舞迎神的过程完全由“娘母”掌控,“娘母”会在这个过程中将其助手带入,一人到六七人不等,“娘母”做什么动作,助手立刻与之配合,相当默契。

  4.祭神:将准备好的祭品一一摆放到祭品桌上,由“娘母”念咒语宴请各位神灵开怀享用。

  (四)跳娘舞动作特点

  跳娘舞舞蹈动作节奏较慢,舞步较为简单,有平步、垫步、跳步等,其舞蹈动作的主要特点集中在腰部和胯部上,在缓慢的节奏下,上半身保持平稳的状态,腰部和胯部跟随步伐左右自然地摆动,也就是常说的“顺拐”或“顺边”,可进可退,动作轻盈柔美,独具特色。

为您推荐

不断创新大学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形式

  大学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造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接受美育的条件。为繁荣校园艺术文化,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如各类丰富多彩文艺演出的开展,大学校园文艺演出主要是在..

加强大学校园艺术文化活动的管理和指导

  一些社会上的种种问题与影响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大学校园,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隔阂和对立,情感上难以或不愿交流。大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有时很需要彼此的交流,但却总是难以启齿,或者言..

改革政工活动,塑造工作艺术

  (一)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方法   现代医院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主要的服务群体是医院的全体职工,由此即需要政工师深入了解、掌握所有在岗人员的个人作风、思想意识、职业规划等实际、具体的情况,以保证各项政工工作..

跳娘舞活动概况

群艺馆应开阔思路,开展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

  (一)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   根据群艺馆的优势,完善现有的服务设备、设施,组织专业人员到基层进行培训辅导,设置新颖、有趣、益智的文化服务项目,让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参与其中,提高免费开放的吸引力,产生积极向上的社会..

增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好动期,如果一味的让他们闷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所以班主任应适当的为学生安排一些课外实践活动。首先,中职院校作为技能培养高校,实践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增强实..

艺术人类学的性质以及发展概况

  (一)艺术人类学的性质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艺术学的,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是人类学的,较多的吸取了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式,总言之,艺术人类学就是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艺术。艺术人类学较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