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声乐表演者所要表现的声乐作品也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即词作家与曲作家。尽管,也许词曲作家都是同一个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要考虑到词曲的意境的。
在进行声乐表演能力的训练中,一方面要进行演唱技能如:气息、共鸣、位置、咬字、腔体等基本功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对声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处理研究,进一步把握声乐作品的内涵,表达其主题思想。当声乐作品被词、曲作者以乐谱的方式记录下来之后,其内部已经蕴含了词、曲作者的爱憎、生活经历等内心情感。如果没有声乐表演者的完美演绎,这些声乐作品只能以乐谱符号的形式存在,而不会具有真实的生命。不少初学声乐的学生,往往会过度关注声乐技巧方面的内容,平时到琴房就只是练歌、学歌,从来不看小说不看杂志,不读诗文不听音乐,甚至于连报纸新闻也不关心,自身接触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知识储备也不太丰富,这样学习歌唱是唱不出什么情感来的。一首经典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必须通过演唱者把它传达出来才能使得听众充分感受到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作为一名歌唱者,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脚踏实地地传达和演绎作品。一部声乐作品是词、曲作家的情感寄托,是诗意的语言和优美的音乐二者完美的结合,是需要声乐表演者进行正确演绎和完美表达的。
为您推荐
如前文所述,我们目前许多钢琴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与学习者的接受和欢迎,其根本原因就在在于它们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艺术风格。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文化只有先是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因而我们的音乐也毫无..
在内蒙古地区钢琴作品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它将钢琴艺术的技巧本身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使得其民族音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凝练与升华。这些钢琴作品我们如果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本文从乐曲创作角度入手,探究舒伯特在钢琴伴奏上的创作手法,力图从创作技法上得出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主调性织体
钢琴伴奏是乐曲的主旋律,伴奏声部的变化对和声色彩的影响很大,为表现乐曲在旋律、调性设计..
声乐艺术中词与曲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词奠定了曲的感情基调,使得整部作品的情感表达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更贴近实际的宣泄这种情绪;而曲则像音波的曲线图一样为听众展示了作曲者曲折而又完整的内心波动轨迹,让听众的心..
艺术美学课老师曾说,透过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我们认为艺术从灵魂深处而来,而不在于对艺术作品的简单的情感的外在表现。艺术作品不是简单的外在情感表现,其具有深厚的内涵。如同海德格尔说的一样,艺术是对物的普遍本质..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呢?海德格尔在着作中开门见山地提出,“本源”一词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示”。他认为艺术的本源是存在者的存在现身于其中的本性来源。海德格尔的《艺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