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诗词隐喻的文学象征
《莲花》(作品25之7)是舒曼1840年作为结婚礼物送给新娘克拉拉的歌曲集《桃金娘》中的第七首。作品从创作思维、写作手法、结构逻辑以及音乐语言的表达、音乐形象的刻画等方面,将莲花的文学意象、作曲家的情感动机与逻辑化的作曲技法相融合,被认为是舒曼在艺术歌曲领域里最具独特风格的作品之一。《莲花》作品取词自海涅的同名抒情诗,作曲家融写实与写意、暗示与隐喻于一体,以简练手法生动描绘了原诗词中莲花淡雅素美、幽远馥郁、婀娜娉婷的姿态,音乐的形式从多角度透视出莲花的“文学象征”――爱情、美丽、高洁,这是对如莲花般圣洁的爱人与爱情的总结,更是对作曲家情感历程与内心体验的归纳。人们在柔美的旋律和曲调的明暗对比变化中,在脑海里引起了许多不同的形象和情感,到处都可感到一种细腻复杂的情感。
作品创作之时,舒曼与克拉拉为爱情经历了长期的抗争,终于结为伉俪。舒曼把自己的内心状态、对爱情的思考融入作品,其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细腻的女性内心感情变化与人类爱情那种美好与曲折艰辛并存引发的心理矛盾是那样相似契合。是对爱情、美好人生那种“向往――努力追求――抗争――得到幸福――害怕失去”的一系列微妙而复杂,充满矛盾的内心状态的刻画描写。作品如同作曲家的一篇“心理自述”,甜蜜而令人不安的梦想、对月光的柔声诉说、疑虑与隐忧、刚毅勇敢的热情等,无一不让人感受到爱情美好、使人沉醉向往,却又令人窒息、施人以负担的双重矛盾。
作品以《莲花》为题,除了受海涅原诗情怀的触动,更注入了作曲家亲身经历而产生的审美体验。莲花是“爱情、美丽、高洁、祥瑞”的象征,这与舒曼创作此曲的动机非常契合。舒曼得到了来之不易的爱情,而爱人克拉拉在其眼中,正是高贵完美如神一般的存在。因此作品开篇就以拟人化的手法勾勒出一位柔美、纯洁、羸弱的少女形象。[2] 但音乐的动势,在中段结束后,旋律与和声一波又一波向上的冲击涌进中,分明隐藏着另一种形象,即舒曼那不为世人眼光所阻饶,努力追求幸福与理想的信念,在音乐的后半至结尾部分,变得愈发清晰、笃定。莲花作为作品的文学标题,已不仅是美好爱情和少女情怀的抒发,更是作曲家如君子般高洁品行的象征。作品以莲喻人,籍莲写意,借莲抒情,却绝没有透露出任何毫无骨气的缠绵的柔情,旋律与和声都充满力量,原诗的意蕴在音乐中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升华。
在歌词的掌握方面,从理解原文开始,对歌词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和美学观、价值观等有清晰、深刻地了解,才能为歌曲的演唱和表现奠定深层次的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