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理论和美学范畴

  美学范畴是广阔的,它包含了哲学、道德、政治、伦理、文化等各领域蕴含的美的意味,这些“原始的”蕴含着美的话语和观念,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将其中的思想渗透到能够体现在人们眼前的表象领域,如通过诗、乐、画及书法进行展示,这才成为真正的美学范畴。

  原始观念在转移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会自然带有领域赋予的美学意象,书法理论就通过这样的过程,为美学范畴提供原始理论。

  以“风骨”为例,尽管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骨相》有对人的骨体与形貌的论述,但真正将“骨”之一字引入艺术与美学领域的,是卫夫人《笔阵图》的“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再行追溯,钟繇道出了“力”与“骨”联属的“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书法当中“骨”与“力”的美学理论逐步传入绘画,文学、诗歌等领域,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刘勰《文心雕龙》与陈子昂都曾以此作为品评之语或者理论之说,但发挥不大。而书法家能够通过直观的书法作品直接“看”到“风骨”的刚劲和气势,相对其他领域理论发展更加迅速。李世民曾经具体形象地描绘过书法当中的“风骨”,即“夫字以神为精魂,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 [1]孙过庭在《书谱》当中也曾完整表述“风骨”的美感态势,将风骨的寓意进行丰富和发展,而后被诗歌和文学界普遍接受。

为您推荐

美学问题对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影响分析

  (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由于声乐表演艺术是一种纯粹的听觉艺术,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主要突出了乐器的效用,而实际的美学与声乐表演艺术结合后,需要声乐表演必须做到以听众为中心,注意听众的心理感..

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美学问题具体分析

  (一)以聆听者为声乐表演中心   美学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听众不断提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声乐表演艺术的传统思想发生了较为激励的碰撞,从而引发了聆听者对声乐表演艺术的严苛挑剔要求,而音乐表演艺术也在此种对立中进行..

艺术美学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艺术美学是平面设计创作的基础   艺术美学是所有艺术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对于平面设计这一专业来说,也不例外。学生通过对艺术美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并且是学生认识艺术的有效途径。..

对艺术美学内涵的分析

线条的美感与时代美学特征

  线条既是造型艺术中最直接的语言形式,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艺术种源,渐渐形成既能表现物体的结构,又能完成图形自身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它已经在不同艺术类型中抽象出了一种固定的表现程式。而线条的艺术美感..

书法意蕴的审美――梅花性命诗精神

  (一)别样富贵   吴昌硕画中的富贵是别样的富贵。画牡丹,经常佐以水仙和石,牡丹用色大胆,艳而不俗,水仙墨色淡雅,清秀脱俗,擦出一方巨石,不事雕琢,尽雅近俗,他的雅俗观也淋漓尽现其中。书法的技巧与墨色,升腾为文人的精神气..

书法意蕴的表达――如鱼得水,耕云种月

  (一)吴昌硕的梅花是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   吴昌硕的绘画是写的艺术。他画梅,每不说画而说“扫”,如说“但凭篆籀扫”。可见,“冰肌铁骨绝世姿”的梅花,正是一笔一笔“扫”出来的。“扫”的笔触与画的笔触早已融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