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声演唱,端正沉稳
粤剧中的老生多是一些经历了沧桑变化或是常年征战沙场的大将,这就要求老生在演唱过程中声音要体现出沧桑、岁月感,且要与人物的端正、沉稳的性格相符合,因此,在老生的唱腔表演中,多为真声,平喉位于音色中低区域,音质沉稳,比较适合老生的唱法。然而,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还要考虑角色的性格特点与人物的经历,使唱腔表现为人物性格的塑造服务。比如,在一些文武并重的老生表演中,这不仅需要戏曲表演者具备娴熟的武功,而且还要能够边圆场边唱快板,唱腔往往要铿锵有力、情绪饱满,吐字准确、清晰,具有一定的难度,对老生表演者的唱腔表现以及舞台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表演前,必须对人物的身份与性格等进行充分研究、考察,以便达到最佳的戏剧表现效果。
(二)神态表现,个性鲜明
尽管老生的分类简单,特别是文武老生,就必须熟练“鬓口功”,如不熟练掌握鬓口功“挑、弹、捻、插、转、甩”等技巧,就没能力演好要求很高的剧目。然而不同的人物角色,其社会地位、人物性格、人生经历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神情变化、言谈举止也千差万别。譬如我在《秦琼表功》这出戏中就选用了鬓口功“挑、弹、插、让、甩”等技巧,我所饰演的秦琼是一个忠义双全、勇猛的英雄形象,这也是我最喜爱的一出戏。该戏集粤剧的唱、做、念为一体,极具代表性,将外形结构之美与内涵意境相结合,极具舞台表现力。我在出演的过程中,这出文武老生应功戏,其舞蹈化的程式化更是贯穿于全剧的始终,剧中人秦琼为了叙述他所经历的大小战场,一个人几乎是不停歇的通过动与静、收与放、刚与柔的舞蹈身段变化来配合和烘托其中所述的故事中来,使技不离戏,两者得到有机结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生表演者必须将人物的动作、神态与舞台表现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突出人物性格,达到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
(三)表情自然,真情流露
老生有文老生与武老生之分,武老生多表演老当益壮的将军,需要有武行当身段,在表演的过程中还需兼备打、做等,具有一定的难度;唱功老生由端正稳健的中年以上男子扮演,大多表演的是帝王与文官,稳重、安详,唱念并重,缺少了打戏的舞台渲染,文老生要更加注重表情的自然流露。通常在表演之前,对扮演的角色进行充分地了解,准确体会人物的内心,在表情上做好功课,使面部表情能够与唱、念、做融为一体,根据角色的情感变化,为观众呈现生动的人物性格,感情要充沛,能够与观众实现情感共鸣,使人物角色能够与情节完美统一。比如在粤剧《黄忠带箭》中,由我饰演剧中老生黄忠,在进入角色前,我首先对剧本进行了反复阅读,并查阅了与黄忠相关的信息,对黄忠的性格以及情感有了精准的把握,然后在表演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投入情感,生动地演绎了黄忠老当益壮、不服输的性格特征,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从这个方面说,演员在表演之前,一定要对剧本进行准确的解读,将自己置身于人物情感世界中,感悟角色的心理变化,表情自然,情感真挚,才能使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四)粤剧老生的艺术张力
粤剧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认可,并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需要各个行当之间的相互配合,单靠文武小生、花旦等是不能够撑起整个舞台的,老生的戏份尽管不如小生、武生等多,但也是极为重要的,往往是小人物彰显大智慧,推动整个戏剧的发展。老生是中年以上男子的形象,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很多时候舞台上的表现力是从现实生活感悟中衍化而来,然后通过艺术加工,在舞台上得以表现[ ]。另外,老生表演也讲究技巧与形式,尤其是在性格表现上,多为稳重大度,除了必要的舞台艺术表现外,还需要将人生经历充分融入到角色中,准确把握唱腔。尽管老生在粤剧中是小人物角色,然而其拥有着强大的艺术张力,要想将老生形象塑造成功,必须经过日积月累的揣摩训练,在实践中逐渐使老生角色更加生动、丰富。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