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区别于西方海洋文明的独特的大陆文明,形成了厚重宽广、含蓄内敛、自强不息这一东方人所具有的优良特制。“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便构成了他们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和题材来源。” [2]河北女性艺术体现着“和合”文化自然意识这一思想内涵。
比如河北女散文家张立勤在其作品《痛苦的飘落》中,用生命演绎着凤凰涅磐的重生,谱写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她有着女孩子的柔弱和婉丽,同时又蕴有着别的女孩子所不曾经受痛苦的坚韧和希冀。张立勤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自然作家,她深居繁华都市,却与大自然的心灵生生相息,和谐相处,在描写自己的长发根根坠落时,自己和自然不谋而合,头发凌乱飞舞到各个角落,像山峦不断迸裂,像河流不停决堤,像火山爆发的岩浆一样不可收拾,头上象征的对象不再拥有宛若大自然的毁灭,在“我”心里绞痛。“我”的思绪到处撺掇,找不到坚强的方向,女孩子没有了长发就没有了女孩子的魅力和格调,大自然没有了色彩就没有了自然的神秘和瑰丽。
再如诗人李南的诗歌朴素简洁,深刻透彻,于无形中体现自然。在《小小炊烟》中,“我注意到民心湖畔\那片小草它们卑微的表情\是和我一样的\在槐岭菜场,我听见了\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她轻轻啜泣。……”在这里没有什么修饰,没有华丽的外衣,有的仅仅是李南所展示给我们的那一个个原生态的事物,触及的也是读者心灵原生态的自然地纯洁情感,我们可以发自内心的为之伤心,为之惋惜,那种珍惜生命的呼唤在我们心底产生共鸣。爱人爱物爱大自然,以一颗博爱之心容纳这个世界。
女孩子的细腻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淋尽致,所有的感伤,所有的想像都如凤毛麟角似的飘飞堆积。“我”彻底地痛苦过、彷徨过、凄凉过,可心里也一直隐隐的给自己鼓励,心里最深处埋藏着的柔韧和星光在闪烁,因为大自然可以轮回,重生的本质不可泯灭,终于在荒芜半年之后,贫瘠的黄土地解冻了,长发缓缓的耸立着,像江流开始汨汨流淌,张立勤与自然和而存在着,这位坚强又有毅力的作家身上时刻显着柔韧和婉约的气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