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度的共通性

  比例尺度在中国传统建筑和书法艺术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审美意义。传统建筑在比例尺度方面表现出中国人至善的审美,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平面还是建筑立面都深刻体现出完美和谐的比例尺度模数制。中国传统建筑的比例尺度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满足静态、动态、心理三个层次的尺度需求关系,并一以贯之。而书法艺术本身的比例尺度包括了书写单字的比例尺度和整体书幅的比例尺度的审美关系,进而与建筑空间环境相呼应。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中常常以书法艺术作为点睛之笔,以此提升整体建筑的文化审美品位,书法艺术在建筑与园林空间中作为非常重要的陈设装饰展现,其比例尺度与建筑和园林形成相互和谐的比例尺度关系,二者的比例尺度关系既是物理性的,更是人文艺术的,其中充盈着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因此,比例尺度也构筑了中国传统建筑和书法艺术的审美属性的共通性。

  中国传统建筑通过“以人为本”的和谐比例,将空间与人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传统建筑的单元住宅和院落式住宅,一直保持宜人居住的适度比例与尺度,实用功能的门、窗、门槛、台阶、栏杆等构件都与人和整体建筑保持相适当的比例尺度关系。无论是宫殿、都城、寺庙、佛塔,还是民居、私家园林,从建筑整体空间到结构装饰的局部,从单元建筑到庞大建筑群落,都非常重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尺度关系。

  唐宋建筑的整体比例尺度以“材”的等级模数尺寸为依据,明清建筑采用以斗口等尺度为模数,根据建筑的等级有相应的用材模数和相应的构件尺寸。明清官式建筑中,保持着模数制的用材尺度制度,建筑开间面阔,甚至步架尺寸逐渐形成斗口11倍数,建筑的高度形成60―66斗口倍数等模数。并且通?^斗拱和柱径的模数制,增长构架形成复杂梁柱体系的开间延展,柱间的构架为基本的开间,以此向四个方向递增梁柱,可以获得更多更广的开间序列,拓展营建出更大比例尺度的构架空间。

  传统建筑七至九开间的制式中,中间的当心间较其他开间为宽,以较大的比例尺度空间突出其作为正中入口的重点标识,两厢次间比当心间的比例尺度略微缩小,并且各次间在当心间的两厢保持相同的比例尺度,最末两端的稍间比例尺度更为窄小,共同映衬出当心间核心突出的空间位置。从当心间到两端稍间,呈现出有主次节奏的关系,形成了富有比例尺度的韵律审美秩序。传统民居建筑开间的比例尺度也是“居中为大、左右对称、依次递减”。建筑比例尺度反应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价值观,同时也反应了儒家强调集中性、教化性和秩序性的价值倾向。古代帝王的皇宫大殿为九开间,五进深,表达了所谓的九五之尊,通过建筑比例尺度彰显出皇权至上的审美精神。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和太庙的大殿增至十一开间,更是将建筑比例尺度审美体现到了极致。

  传统建筑与园林重视书法艺术在其空间环境中的装饰,二者相映成趣。比例尺度同时也是书法艺术审美的重要依据之一。行笔粗细变化的尺度,单字点画之间的比例尺度,字间、行间的疏密尺度,整体篇幅的节奏韵律,都演化成视觉感知的审美感悟。书法艺术书写的单字字形也是按照适当的比例关系进行排列组合,例如左右结构偏旁部分在比例上应小于主体部分,上下结构的要上部比例小于下部,左中右结构的比例是中间小两旁大,上中下结构的比例要中间紧上下松等。实际上书法气韵通过笔画部首、单字形态、行竖间距等按照适当的比例尺度关系组合,构成书写章法的气势与神妙。不同比例尺度的书法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审美感受,例如泰山石刻中的擘窠大字,给人以气势磅礴的视觉冲击力;抄经小楷、卷轴手札则体现出隽逸典雅的审美情态,这些都是与比例尺度密切相关的客体审美呈现。书法篇幅和比例尺度在历史上也具有阶层尊卑的等级象征意义。汉代的简册长度,写诏书和律令长为三尺,抄写经书长为二尺四寸,民间书信长为一尺。简牍“以策之大小为书之尊卑”。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纪明洪武官牍纸式,略曰:凡奏本纸高一尺三寸。一品、二品衙门,文移纸三等,皆高二尺五寸,长五尺为一等,以次因品级往下,末至八九品与末入流衙门,文移高一尺六寸[10]69。在明代文书尺度也反映官位与地位,官牍文书尺度的阶层差别在私书来往中也有同样体现。   书法中的中堂形式表现出庄重肃穆,端庄严整的崇高壮丽之美感,故多用整幅宣纸题写而为,比例尺度为四尺中堂(四尺长、二尺宽)、五尺中堂(五尺长、二尺半宽)乃至一丈六尺中堂(十五尺长、六尺八宽)等。宣纸纸幅的长宽大小不一,长宽之比约为二比一,名称也各自不同:以三尺宣纸题书,称为小中堂,以八尺、丈

为您推荐

空间秩序的共通性

  空间秩序是中国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二者之间的客体审美属性,体现了二者的审美共通性。空间秩序包含空间方位与空间序列二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选址和建筑布局非常重视空间方位与空间序列,并在长期的实践..

宗教与艺术的精神共通

  中世纪艺术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几乎任何形态都能被看成是精神的化身。所以,艺术家在使物质精神化方面就像神学者一样熟练。而现代的人们更加相信科学,有的艺术家甚至宣扬无信仰,我们看到的越来越多的作品都没有多少强烈..

紫砂与书法、绘画艺术上的共通之处

  艺术是相通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紫砂与书法、绘画有着艺术上的共通之处。书法艺术讲究和强调线的表现力,它在艺术特征方面与紫砂的联系初看似乎不相关,实际上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从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