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的叙事“错位”艺术

  (一)感性与理性的错位

  感性与理性的错位就是审美情感与生活实践相互错位,文学语言要符合“真”“善”“美”的情感标准。现实生活中,这三个标准是统一的,但是在文学作品中,“真”“善”和“美”往往是错位存在的,由此导致的矛盾成为小说中跌宕起伏的叙事情节。文艺理论家孙绍振认为:“这三个标准之间存在着差距,而且三者的差距越大,艺术效果就越明显。”

  在《最后一片叶子》中,本来挽救琼珊的应该是医疗上的先进技术和有效药物,但是对于肺炎,这些理性的东西已经毫无用处,医生对乔说:“只有靠琼珊自己思想中的意志力才能挽救她的生命”,可偏偏琼珊早已心灰意冷。这代表了主人公所有的理性思考在这个阶段就已经快失去作用,随后感性思考占据主导作用。贝尔曼画的逼真的叶子,让琼珊燃起对生命的渴望,逃过了死神的召唤,病情开始好转,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真实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不真实,人们才会为贝尔曼的无私奉献精神而动容。如果我们因为这种不真实而否认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那么就失去了小说的象征意蕴。贝尔曼最后画的这片叶子,象征着暴风雨中顽强不屈的精神与生命力,是唤起琼珊生活勇气的点睛之笔,更象征着欧?亨利笔下的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顽强,以及人和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美好情感,所以这种“错位”是小说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法。

  (二)真实与虚假的错位

  小说是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夸张艺术,真正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往往将真真假假的幻象综合起来,在虚构的空间里,作家有了更广阔的创作自由,读者也能在这种幻象中展开自由联想。《最后一片叶子》中,琼珊的命运与一片常春藤叶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相信一个连医生和药物都治不好的病人会被一片叶子治好。小说中只有让这片叶子留在枝头,琼珊的病情才会转好,她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这显然是作家采用夸张的手法和艺术虚构的成分,不愿意让那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成为读者共同的期待。当然,叶子经历季节更替不可避免地会落下来了,可是作者却让一片永远都不会凋零的叶子长在了枝头,这片叶子虽然是假的,但是却唤起了琼珊对生的希望。同时,贝尔曼在凄风苦雨中画的最后一片叶子,代表了他无私的愿望和人性的光辉。他的绘画生涯一直郁郁不得志,没有可以拿得出的作品,这片叶子虽然在艺术成就上显得是平常之作,但是在人文关怀的角度上,这片叶子就是他最好的作品,代表着生命的信念。歌德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高真实的假象”,贝尔曼所画的叶子是假象却换来生命的真实,这就是真实与虚假相互转换的最高境界。

  (三)喜剧与悲剧的错位

  在欧?亨利的小说中,总是有轻微的对主人公讽刺的色彩,这点儿反讽的意味并不深刻,就像在为读者讲述一个小笑话一样,在喜剧中透露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社会现状的不满。这样对社会底层的描写,就反映出了小人物的悲剧意味,如此喜剧和悲剧意味就相互混杂,形成了作品的张力,引起读者共鸣。   《最后一片叶子》中,作者对贝尔曼就是这样的描述。作者对贝尔曼的描写基本都是负面的,他在贫穷中渡过碌碌无为的一生,性格压抑并喜欢酗酒,一直想要有所成就,但是苦于一直没有好的作品,他是拥有失败人生的典型人物。作者越是表现贝尔曼的平凡,潜在意图就是越想表达他的不平凡的内心,贝尔曼表面上玩世不恭,对别人的温情毫不在乎,其实内心是一位古道热肠的好人,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琼珊的关心,并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小说描写琼珊生病失去生活的希望――这是悲剧,但是贝尔曼用画的叶子唤起生命――这是喜剧,最后贝尔曼却因风寒死去,急转直下,又变成了悲剧,读者就在这悲喜交加中感受人性的内涵。

为您推荐

“颠倒”的叙事

  “后革命时期”有关革命历史的书写,无论价值取向,亦或书写方式,和“革命时期”的历史书写有着巨大的不同。孙雯娟指出,相较于经典革命历史叙事,“后革命氛围”中的“革命历史叙事”实际上是一种“再叙事”,这种“再叙事..

《聊斋志异》预叙的叙事功能

  西方叙事学研究者认为预叙功能比较单一,仅使读者产生“事情是怎样发生进展到所预言的那样结果的”心理反应 [14] 71 。蒲松龄笔下预叙的功能远远超出了西方叙事学研究者论及的范围,不仅能重置事件的顺序构成悬念,调..

作家欧?亨利与《最后一片叶子》

  欧?亨利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一生所受正规教育不多,陆续做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土地办事员、新闻记者等,后来在银行工作的时候被指控,人生低谷之后便一..

欧?亨利的叙事“错位”艺术

生动的拟人叙事手法

  欧?亨利在作品中,常常将事物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样的描写能使叙述更加生动,特别是他惯用的反讽和白描手法,在拟人的叙事风格下更加引人注目。作者不但将可见事物用拟人手法表现,同时将不可见事物也用拟人手法表现,..

叙事模式:第三人称零聚焦

  由于毕淑敏一生独特阅历,这直接反映在她的小说叙事情节之中,有宏观的生态视角,也有微观的寻常百姓人家,但万变不离其宗的都离不开对人类生命意义追寻,在毕淑敏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是通过第三人称的零聚焦叙事模式表现生命..

叙事语言:人物直接陈述

  毕淑敏小说采用了人物直接陈述的叙事语言。法国作家兹韦坦?托多洛夫将叙事角度划分成: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人物直接“陈述语言”属于内视角,陈述者对作品故事内容发展的方向以及情节推进能予以掌控、评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