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人类学的性质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艺术学的,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是人类学的,较多的吸取了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式,总言之,艺术人类学就是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艺术。艺术人类学较之于传统的艺术学研究更关注的是艺术的全球性和全人类性、社会性与文化性。艺术人类学包括了对人的研究视野,对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艺人们以及各种艺术群体的研究。艺术人类学注重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艺术学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二)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史
艺术人类学发展分?槿?个阶段:古典主义时期,十九世纪末至一战前,这时期研究主要关注地域风格和图样的起源、进化与传播等问题;现代主义时期,一战至二战之间;后现代主义时期,二战之后,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人类学和艺术学的关系经历了从相容到排斥的转变,成规模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是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人类学主要包括古典进化论学派及传播学派,这一时期的艺术人类学试图论述人类艺术的起源及想象中的人类早期的艺术发展史和演变史,人类学家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大多依靠文献和旅行者们的游记来推测人类过去的历史。现代主义时期阶段的人类学领域出现了文化相对主义与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学术流派,这一时期人类学家的任务是从其他的文化中获得第一手经验,提倡进入田野。人类学家常常将艺术看成是文化的附属品,认为艺术是社会结构的一种展现方式或是生理的自然需求,当时的现代艺术也追求对科学规律的寻求。后现代主义时期是对所有“现代”认识的批判,在这一时代人类学越来越关注文化中的艺术现象,艺术学也越来越需要人类学的思考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艺术人类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并自成体系。[1]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