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天水夹板舞的溯源

  夹板又称“云阳板”“打夹板”,是祭神古乐的延续。关于夹板舞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目前尚无定论。第一种观点,一些研究者门认为夹板舞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拍板”。《旧唐书?音乐志》载:“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而在宋代,陈?D《乐书》又载:“拍板,长阔如手,重大者九板,小者六板。”宋代拍板不仅被用于宫廷雅乐,也被用于说唱艺术中。1985年天水市麦积区南集宋墓出土的画像砖中,《男伎击拍板图》中的“拍板”与天水早期的夹板样式尤为相似。第二种观点认为夹板舞与宗教祭祀相联系。据记载,清代初期,秦州地区多洪灾,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夹惨重,而人们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神灵,许愿在每年正月初九打板到玉泉观进香,由此,当地便有了打夹板进香这一种独特的形式;再有,部分学者认为秦州夹板是从玉泉观道场科仪的醮祭大典中衍化而来。

  对于夹板舞的起源,虽没有定论,但在时代的变迁过程中,夹板舞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以更具魅力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它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祭祀活动或娱乐活动,而是成为了一种地区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如每年正月十六日在天水举办的伏羲文化庙会,夹板舞作为其中的表演节目,在丰富庙会活动的同时,更是在向国人、向世界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此外,夹板舞在历史的变更中,以它别具魅力的风格特色遗留至今,同时也在艺术潮流的推动下,被艺术化、舞台化。以夹板舞为主题的作品相继被搬上舞台,如作品《丰收夹板》在1997年8月甘肃省首届群众艺术节大赛中获得银奖。

为您推荐

天水夹板舞的艺术价值

  天水秦安夹板舞2008年被批准为“甘肃省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的价值是拿金银无法衡量的,它不仅仅具有历史传承、科学认知、和谐社会等价值,同时还具有极为重要的艺术价值。   天水秦安夹..

赣剧服饰的文化溯源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戏剧服饰结合演员表演和语言来渲染剧情氛围、塑造角色形象,其中包含了多重文化内涵。赣剧服饰的出现和发展依托赣剧并服务赣剧,因此赣剧服饰的形成具有赣剧特有的文化特征及特点。   (一)赣剧悠..

静天水月②

  静天水月,女,生于,人,漂泊在广东南方生活!喜欢写诗,写文,也喜欢安静,最开始本想取名为,因为这个镜音同静,所以成静花水月,可是一次在注册QQ书坛中,发现竟然有人捷足先登的用了这个名,想了很久,刚好她在书坛中的书名中有个天字,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