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风格与审美特色
綦江农民版画属于中国农民画现代派,既具有农民画乡土味的原本属性,又具备专业版画艺术的审美要素和刻印技法,以独有的画种样式展露独特的艺术魅力。綦江农民版画集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把美好的现实生活与高雅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摒弃了写实主义,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构图上通天透地、造型夸张、大胆随意、不拘一格,审美取向上情感饱满、天真雅拙、风趣幽默、质朴单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綦江农民版画色彩重叠,厚重斑斓,带有强烈的表现性,这与它的粉印技法密切相关。粉印版画具有三大特点:一则以线造型,多用阴刻,底色多使用黑色、褐色等深色,呈现出明确的轮廓线,造就“阴转阳”的独特效果;二则一版多色,在同一块板上反复拓印,制作方便,节省材料,而且制作过程中当即可见效果,以便对画面随时进行调整,这与需要几个色就要刻几块板,最后再加一块全版的一般套色木刻版画显然不同;三则由于水粉颜料自身的覆盖性以及画家用笔快慢轻重、颜色厚薄和用手拓印摩擦的方式、力度、次数的不同,随即会产生特别的肌理效果,自然天成一种无意识的剥落肌理感,这种肌理无法完全随人的意识控制,即使同一模板、同一作者,每一次拓印出来的最终效果都会稍有差异。粉印版画与众不同的三大特色,加上綦江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当地农民自有的审美情趣,造就了具有自身鲜明艺术形态的綦江农民版画。
(二)市场化与人才培养
綦江农民版画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90年代的低谷,迨至21世纪初,得到新一届綦江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綦江政府采取的振兴农民版画的举措包括:第一,出台《加快农民版画产业发展的决定》;第二,创立綦江农民版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改变以往版画作品由綦江农民版画院统一负责包装、推广的渠道,以便集版画衍生产品诸如附有綦江农民版画图案的衣服、雨伞、抱枕、帽子、扇子等的创作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以此带动版画产业的多元发展;第三,启动版画院建设,相关人员定岗定编,直属县文化局领导;第四,延揽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专业人才,充实版画研究的队伍;第五,綦江农民版画院定期培训农民画家,以让农民画家及时补充养分,力创新作;第六,綦江区教委“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在全区中小学校增开特色版画课,以促进綦江少儿版画的发展,借此储备綦江农民版画的后备军,确保綦江农民版画的长期稳定发展;第七,积极引导农民画家成立个人版画工作室,以便创收增效。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綦江农民版面取得辉煌成就,蜚声海内外,各种荣誉接踵而至。1985年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美协、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綦江“农民版画之乡”的荣誉称号;1988年国家文化部命名綦江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3年重庆市确定綦江农民版画为对外文化交流礼品;2008年国家文化部又命名綦江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綦江农民版画还远渡重洋,飘香世界,先后应邀赴美、英、法、日、德、加、挪威、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备受世界美术界的关注。迄今为止,綦江农民版面已有超过1500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各省市博物馆、中国驻外大使馆和国外美术馆收藏。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