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材料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与应用
中国画是以人物、山水、花鸟等为核心的绘画艺术形式。从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受综合材料的影响十分明显。如中国画主要通过笔、墨、纸、砚等绘画工具完成创作,艺术家把自己对该事物的认知、看法表现在画纸上。宣纸、绢是中国画的主要创作载体,与其他创作载体不同,宣纸和绢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与渗透性,能赋予线条更加完美的艺术色彩,有助于完成中国画中转折、方圆等笔法,进而提高中国画的整体意境。随着社会的变迁,大众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加快了综合材料运用于中国画的速度。如刘国松先生就尝试在油画布上进行山水写意,给人造成新的视觉冲击;部分艺术家在高丽纸上使用水分覆盖的绘画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中国画创作的多个方面都能体现出综合材料的使用。如从图画色彩方面来看,中国画已呈现出两种发展模式,分别为:①维护笔墨画绘画模式,强调中国画中本民族的特色;尝试挥发方式创新,通过中西绘画的结合,推动中国绘画发展与变革。又如从图画构图来看,我国绘画已形成了固有的图画模式,包括夏半边、马一角等。在综合材料的介入下,中国画的构图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新构图的模式下,艺术家能自由地表达构图内容,尽情地表述自己的情感。再如在创作过程中,部分艺术家以塑料板、木板等为画纸,把腐蚀、雕刻等方式与传统绘画结合起来。综合版绘画是综合材料接入的主要表现形式,艺术家在不同版画基础上,根据个人喜好,调整色彩鲜明度。
2.实例分析
《史书系列》属于综合材料介入的代表性作品,其包含了陈心懋自2000年以来的大部分作品,有着明显的抽象性风格。从绘画材料来看,《史书系列》主要由水墨、宣纸、麻布、丙烯四种组成;在画面内容的选择上,通过麻布与石膏粉的结合,形成了具备立体浮雕风格的水墨画,并在胶的衬托下,营造出厚重的历史气息,达到展示文化内容的目的。
《史书系列》不仅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古典风格,也综合了多种元素,包括丙烯、胶等,它把若干不具有书画色彩的元素联系起来,使其具备了完善的信息表述效果。在欣赏陈心懋先生的作品时,胶、石膏粉、木刻文字等多种媒介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格局,为中国画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综合材料的介入,将是中国画未来发展的主要形式,正逐渐被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形式与表现技法,而且充分展示了作者对材料的独到理解,使中国画具备更加丰富的艺术色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