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现状分析
公共艺术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对自身改革,在其风格整体性以及功能整体性上都已经日显成熟,同时公共艺术地域性风格的塑造也推动着每个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但对于现代城市而言,城市往往更倾向于城市经济形象的塑造,这导致公共艺术设计受到政策性影响比较严重,对于公共艺术生态建设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则会被提上设计台面,对于其艺术的表现形式往往会被忽略。应该坦承,目前整个中国都面临着公共艺术设计的政策性阻碍以及设计理念和技术不足的问题。有些城市会通过挖掘城市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来打造城市公共艺术形象建设,比如桂林城市中心最优美的环城风景带――两江四湖环城游览水系就是比较优秀的城市自然风貌公共系统,北京的基础设施系统中一些着名历史文化景区的公共区域中的垃圾桶设计都有着城市历史文化的烙印。
(二)公共艺术设计与南昌城市形象塑造的定位思考
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塑造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推进的两个非平级概念。城市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空间,其建设需要公共艺术的支撑来更好地体现城市功能,而公共艺术的发展是进一步推动城市产生新需求的动力,二者缺一不可。城市形象的塑造是最终目的,公共艺术设计只是实现目的的方式,但其在中间实现环节又充当着目的的角色。南昌城市的形象塑造要秉承公共艺术设计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具体的从城市功能区的塑造、城市经济形象的塑造、历史文明的塑造、现代文明的塑造以及地域风格的塑造出发,独立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风格。比如以南昌红色文化为中心、以南昌地域文化为点缀,构建起自然风貌系统、建筑物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商业广告系统、休闲旅游系统的公共艺术建设。南昌城市形象的塑造要积极的对未来城市发展和形象塑造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去推动公共艺术新发展,在两者共同互补的进程中推动城市发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