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中室内木雕装饰,是该民族在适应当地自然生存条件与文化生活相互影响下而产生的,也是由原始信仰与日常生活中的禁忌相互影响而成。在原始信仰中,就有信仰植物的说法,因此木雕装饰作为维吾尔族室内装饰的首选,沿用至今。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的室内空间里,木雕装饰多用于廊柱、顶棚和门窗。
(一) 廊柱
廊柱系统是维吾尔族独特建筑艺术风格之一,通常用于宗教和民居建筑中,由列柱组成的空间在视觉上延伸建筑空间的同时亦丰富了空间层次。新疆地区地域广阔,维吾尔族居民分布在南北疆的大多数地区。由于南北疆气候的差异,在南疆,人们利用围合柱廊防风沙日晒;在北疆,排列式柱廊形成的灰度空间主要用来防风寒、雨雪等。
维吾尔建筑柱式可分为传统柱式和拱廊柱式两种形式。根据柱式的结构可分为柱托、柱头、柱身、柱裙、柱础五个部分。柱托是介于檐梁与柱头之间为求与屋面接触面积增大而设,以便廊坊与柱头共同承担柱体重荷。在维吾尔族柱式中,柱托造型十分丰富,有圆拱、尖桃拱等,纹样的选择凸显出浓厚的地域特征,多为几何形和花卉纹样装饰,材料主要选用当地常见木材。在整个柱式结构当中,柱头承担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双重作用,它多用龛形、几何形和花卉组合的形式装饰,装饰的题材丰富多样。柱身有四棱柱或六棱柱,相对廊柱的其他部分较为简洁。柱裙造型相对复杂,也是柱式的装饰重点,柱裙由束腰、上裙边、裙身、下裙边和裙脚组成,横断面为四边形和八边形。柱裙主要雕刻花卉和几何纹样,有的柱子不带任何雕饰,只是分段采用各种色彩来提高柱式的装饰效果,一般以天蓝色、灰绿色、暗红色较多。柱础属于柱体的附属部分,是连接柱子和台基两个部分的节点,对柱础的装饰较简洁,其形式一般为四棱,稳定性好。
(二) 顶棚
在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中,室内木雕顶棚的结构多采用拱顶、藻井、平顶等形式,其中以藻井最具新疆特色。
藻井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穴居建筑顶部的通风采光口――因洞口位于穴顶中央,古人称之为“室中雹”,简称“中雹”。古人从穴居过渡到地面盖房,有的房屋仍然保留“中雹”,是古人祭拜的对象,藻井中的明镜当是中雹的形象。同时藻井也是我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衍生物。宋代以前,顶棚最高级别的藻井装饰只能用于王室,宋代后才放松了对它的使用限制,也因此带动了藻井艺术的发展。传统藻井则顶部为方形,四周有相同坡度的方形,顶部刻绘装饰纹样。
在结构上,藻井呈现出的美感来自空间纵深而形成的一种层次感,藻井中由各层骨架结构组成的图案,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常见的藻井图案形状多以正方形、菱形为主,不同的套叠方式又组成菱形套方形、方形套方形等,套斗层次至少二层,装饰纹样多分布对称,以藻井中心点的四周布满纹饰,形成平衡的视觉画面。
新疆传统民居的藻井有两种特殊的搭建结构方式,分别是拼花砖和纯木雕工艺藻井。拼花砖多用于宗教建筑。纯木雕工艺藻井是室内顶棚空间的主要装饰手段之一,它的刀法、构图,都具有典型的伊斯兰特征,处理手法以组花、花带、贴雕、透雕等最为常见。装饰题材丰富,雕饰纹饰通常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构图为主,同时带有少量的独立纹样。伊斯兰的装饰艺术十分讲究对称和连续性,图案的拼接反映了伊斯兰教教义中所饱含的天地交融的思想,从侧面反应了维吾尔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