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县面具的概况

  丰富的藏族文化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新龙县藏族面具面具艺术更是历史传承的珍品,其文化传递方式多样,艺术表达手法丰富,按其功能类型可分为寺庙神舞面具、藏戏面具、歌舞面具等。

  (一)寺庙神舞面具

  它是寺庙宗教活动的一种仪轨,供当地群众观赏的一种传统活动。在新龙县寺庙神舞较为盛行。目前全县有以苯教和藏族佛教的宁玛派寺庙为主的52座寺庙,县上最为着名的苯教有依西寺,自建寺以来一直有跳神舞的传统,一般每年举行夏季和冬季两次神舞仪轨活动。以西寺表演的寺庙神舞最有代表性,最为着名的宁玛派寺庙有嘎绒寺、土木寺,这些寺庙大多要表演寺庙神舞。新龙县依西寺目前有187具寺庙神舞面具,主要以布料面具为主,这些面具均由本寺艺僧制作,代代相传。

  (二)藏戏面具

  藏戏面具是表演藏戏时所用的道具,它与藏戏的发展息息相关。藏戏团都是由本地的寺庙组织,并有寺庙僧人表演。同时,面具也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形式,它包含了很多藏文化元素。藏戏最早使用的面具的制作原料都是来自动物,颜色也比较单一,通过一定的发展之后,开始使用布板、纸,绸缎等,增加了蓝色、黄色、绿色、红色、黑白相间的面具,使这些面具的装饰更加精美。

  (三)歌舞面具

  歌舞面具分折嘎面具、牦牛舞面具及吉达吉姆等。牦牛舞面具为领舞者所戴,牦牛舞在大的庆典和节日里表演。折嘎面具的主要用途是辅助表演者进行表达,很多时候放置在表演者的肩上,有时候也带在脸上,这类面具的制作都比较粗糙。吉达吉姆是流传在后藏地区的一种抗灾歌舞,降服灾害,夺取丰收。

  随着时代的进步,歌舞面具的内涵也不断延伸,歌舞面具和藏戏面具及宗教面具一样,都是藏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虽然各个地区的歌舞面具在造型上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没有很大的差别。

为您推荐

新龙县面具艺术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影视、数码艺术等传媒的发展,新龙县面具艺术不断失去其原有的社会意义,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及政府部门的重视,特别是药泥藏式面具最为独特和精美。目前,四龙降泽老师制作药..

新龙县面具的技艺传承

  甘孜藏族面具艺术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凝聚了藏族人民的心血与智慧,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   (一)通过学校教育平台进行传承   学校作..

新龙县面具的艺术特色

  这种民间面具艺术在繁多的民族艺术中,用真实的写照和符号化的语言表达着艺术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代表了这一民族的发展变革。它是藏族人民丰富生活的表达,更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

新龙县面具的概况

西夏绘画艺术发展概况

  虽然西夏王朝在建立之初,文化艺术层面不是很发达,但在其政权建立之后其他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绘画艺术方面,吸取了中原王朝的优秀成果,不断加以改变,从而创作出了越来越多的珍贵作品,众多绘画艺术家在此期间脱颖而..

永济民歌概况

  永济地处山西省西南端,运城盆地西南角,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山西省的南大门,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永济民歌历史悠久,题材丰富,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传统民歌的研究关注..

婚嫁音乐的概况

  玉林处于桂东南地区,与广东毗邻,面积1270平方公里,物产丰富,气候温和湿润。交通非常发达,与周边的广东、湖南商业往来频繁,在古代宋朝时期就有“岭南都会”的美誉。随着时代的发展,玉林在不同时期迁入了很多外地人,尤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