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鄄城彭楼镇谢家的砖塑作品在当地非常有名,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达到鼎盛,方圆几百里但凡有修庙宇、建祠堂的都慕名到谢家订货。原因之一是因为当地的建筑装饰形式和民俗文化需要,之二是谢家砖塑特有的艺术特色吸引了八方来客。
据史料记载,砖塑最早是由汉代的画像砖演变而来,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谢家砖塑。砖塑手艺在谢家历经五世,技艺主要传授给家族中的男性,通过父子之间的口传心授、耳濡目染,慢慢将手艺传承下来。其中谢学运先生的技艺水平是最高的,这与个人领悟能力有关,也与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砖塑运用情况有关。在鄄城县中国鲁锦博物馆的砖塑展厅里,绝大部分是谢学运先生生前作品,也有其传承人儿子谢瑞祥、孙子谢新建的作品。谢家砖塑动物作品在神似的基础上夸张变形,体现朴素的审美观;人物作品形象概括、简练,叙事性、教化性强烈;花鸟作品线条洗练、装饰意味浓厚,展示了浓郁的乡土信俗风情。
谢家砖塑的技艺既继承了民间捏塑手法和土陶烧制工艺,又特色鲜明。从礓泥选土、和泥、制作泥板到雕刻花鸟人物成品泥坯,每个步骤都很紧凑且严格。比如选土,必须要本地的礓泥,阴干后制成土粉再过筛,这样才能和出来细腻且有韧性的泥,才能使雕刻出来的花鸟、人物栩栩如生。烧制工艺对窑体、泥坯摆放位置、火候、开窑时间都有严格要求,做好才能得到呈青灰色的砖塑。
鄄城谢家砖塑作品种类很多,有屋脊砖塑、脊兽、“山花”出厦山墙墙垛砖塑、勾檐滴水瓦等,所以在当地民居、神庙、以及祠堂建筑上都会用到。由于受到等级观念的约束和孔孟思想的影响,谢家砖塑图案多选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龙凤、狮子、莲花、鲤鱼等吉祥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