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碎片式的运用叙事时空是《枯枝败叶》的又一大特色。它打破了时间顺序、空间限制,采用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叙述方式。面对死者,激起了上校、上校女儿伊莎贝尔及外孙三个人对过去事件的回忆,把过去和现在、现在和回忆交织在一起。将大夫在马孔多二十五年的生活,通过上校一家面对大夫装殓入棺这几个小时之内各自意识活动中叙述出来的,甚至回忆中有回忆。
(一)真实时空――大夫的葬礼
《枯》的真实空间是为时几个小时的葬礼过程。“尽管小说是来自于现实,但当现实进入小说,无论量还是质,都起了变化”这被王忆安称作“异质性”,他曾说过“空间唯有发生含义,才能进入叙述,才能使它变形到可以在时间的方式上存在”这场葬礼就是当下的叙述时间,以葬礼这个黑色调的大背景为叙述空间对往事进行回忆,让这场葬礼充满深意,同时也是一个悬念,让读者自己去猜想大夫为什么会上吊自杀,为什么只有三个人为他入殓。 葬礼虽是顺序但并不是用传统的顺序方式进行描述的:从“这是我第一次瞧见死尸”到“棺材便晃晃悠悠地悬浮在灿烂的阳光里了,看上去像一只沉船”完全是按照葬礼的开始到结束而进行的叙述。但叙述者在不同的回忆片段中形成了不同的故事,表面上看似凌乱的叙述实际上是按照每个人的意识流来进行的。这种叙述并不是连贯的,它们具有时间上的跳跃性。并且,从整个叙事时间来看以大夫的死为开场其实又是倒叙,所有关于大夫这个人的描述全都是通过回忆来完成的。
(二)回忆片段――二十五年里大夫在马孔多镇发生的一切
王忆安对小说时空性的探讨曾说“小说中的时间是另一种形态,它可能比自然时间长,容纳超乎寻常的情节和细节;它也可能比自然时间短,冗长的过程只是一瞬间里”。《枯》可以说是通过将回忆的片断进行整合而形成的故事,回忆了1903年―1928年这25年来大夫在马孔多所发生的一切。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像“二十五年前”“五年后”“十二年前”等不是很具体的时间叙述,很显然小说的叙事时间很短仅仅只是一个葬礼的时间,但在叙述者对死者过去生活的回忆中所用的时间跨度相对长很多。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交替开来,通过叙述者的回忆空间,将大夫在这25年里发生的重大事件一一道来,从而逐步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孤独者的形象。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