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琉璃照壁的装饰独具匠心
用1000余块彩釉大方砖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设计砌造起来的琉璃照壁,金碧辉煌。琉璃照壁装饰图案南北两面亦各有特色。先看南面图案,从左到右依次为凤穿牡丹、五龙捧圣、鹤立青莲的圆形饱满图案,让前来聚会客商的视觉及心理大有祥和、欢快、热情之感。再看照壁北面,居中偏下位置的图案呈对称状排列。左右两边依次是以矩形边条装饰的四狮斗宝和雄狮战麒麟的吉祥图案,位于中间的鲤鱼跳龙门和二龙戏珠图案则是用八边形边条装饰,加之外围的福、禄、寿,使得北面照壁的装饰庄重严肃又不失变化活泼。在照壁正中有四个金色大字“义冠古今”,两侧内外两副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麻光常阴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1]”。充分表达了山陕两省人对关羽这个既是同乡又是土神的历史人物的仰慕崇拜之情。照壁整体装饰美好的寓意又似乎是要警示客商:在成为八面玲珑的生意人之时不能忘记德行,日后才会更加兴隆。
照壁上“金”“碧”辉煌的用色有着设计师的良苦用心。照壁的一面向南所以多阳光,因此视觉刺激度较大。有经验的设计师便把墙面主色调设计为适合眼睛舒适度的碧绿色,不会因太过强烈的光线刺激而发生看不清的状况,可见设计师的高明。在照壁北面,改为黄色为主绿色为辅。极温暖的黄色,给人以积极、醒目、精神十足的心理感受,好似温暖的灯光把原本处于阴暗面的照壁装点得灿烂生辉、热情温暖。
(二)石雕的技艺鬼斧神工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中几乎是无石不雕刻,且精美图案细致的雕工令人震撼。会馆建筑石雕主要分布在悬鉴楼、大拜殿前月台、石牌坊、马王殿月台石栏等处,其中以悬鉴楼、大拜殿和石牌坊的石雕艺术最为精美壮观[2]。
会馆各殿以柱础石雕为代表的装饰数量庞大、柱式丰富、工艺精湛,透雕、圆雕、线雕、浮雕、平雕、浮雕等技法,在会馆建筑各处恰到好处地运用和展示。会馆柱础形式主要有圆鼓式、复合式及动物造型。复合式柱础又有区别:一是圆形方位的不同及圆形与四面、六面、八面体的组合,多见上圆下方,寓意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观念;二是圭角石雕装饰有折角夔龙、兽头、高圭角型等;三是以人物故事、动植物花卉、器物造型为主的束腰石雕装饰;四为方柱础四角雕饰,圆雕狮、麒麟、虎、龙、蝙蝠、花卉、瓜果等造型;五为平雕不同类型花鸟、植物及吉祥装饰图案。其中人物故事的石雕画面最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高度的艺术性给人以美的感受,难怪被众多专家赞不绝口地称之为中国古建筑“石雕艺术之最”。主次分明、雕饰华美的柱础均匀对称地分布于悬鉴楼、大拜殿、大座殿、药王殿、马王殿等处,而在这些主体建筑之间的柱础也有主次之分。人物故事十八座分布在悬鉴楼、戏台明间檐柱、大拜殿、大座殿的前檐;圆雕狮、虎、龙、蝙蝠等吉祥图案分布在方柱础上部四角;四座威猛石狮、麒麟柱础则置于大拜殿内;八宝器物石雕柱础主要分布于东西陪殿和大座殿两侧。牌坊、石栏的石雕因位置的不同而采用雕刻技法与艺术表现有所区别,但也都安排有序、恰到好处。在正面瞩目的位置视觉艺术要求立体和华丽,能工巧匠的设计师采用透雕与高浮雕凸显其重要性;背面就多采用平雕、浅雕、线雕,吉祥图案以流畅的线条极好地展现着。仔细观看其雕刻内容,有体现李白、杜甫、封神演义等的人物和历史,还有字体各异安放工整的匾额楹联,又添加了浓厚的文学文化内涵。大拜殿的十八座柱础石雕分七种类型,多见具象造型,各有不同,各具特色。具有庄严恢弘气势的雄狮、麒麟等形象,在有经验的巧匠手里打造得细致入微、趣味鲜活、栩栩如生。尤为抢眼的当属殿内四座金柱动物造型柱础,南为雄、雌二狮柱础,北为牡、牝麒麟柱础,圆雕整块青石,雄狮、麒麟背驮双层莲台,长方形基座雕有卷草吉祥纹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扑面而来。
(三)木雕的技艺细镂精致
木雕装饰艺术与石雕装饰艺术可称为是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双绝,两相媲美。会馆建筑的额枋、雀替、垂花门楼、内檐格扇、槛板、梁板、檐下斗拱昂嘴、耍头木雕装饰同样做到了几乎无木不雕。中国着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题词赞为:“高楼杰阁,巧夺天工,精雕细琢,锦绣装成,公输匠艺,壮哉斯馆”。技艺高超的深透雕刻为主要装饰手段,在主体建筑如悬鉴楼、大拜殿、大座殿之额枋、雀替,皆为深度雕刻,有的达到0.15米。雕刻内容中的人物故事、草木山水,形象突出,传神精细,更被誉为“全国木雕之最”!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