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一些道具曾反复出现,具有象征和隐喻的作用,其中大青花瓷碗作为道具在影片中曾四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是在母亲给干活儿的工人“送公饭”,母亲特意将青花瓷碗放在了第一个位置上,体现了母亲的情窦初开与内心的期盼,而事实上父亲并未吃到母亲亲手做的饭,这里的青花瓷碗似乎有一种“单相思”的意味。第二次出现是在父亲到母亲家里吃饭时,这时青花瓷碗里的饭真真切切的吃到了父亲的嘴里,父亲吃完饭后,母亲忍不住询问“你认得我家的碗不?”也就是在这时,父亲终于明白了母亲的心思。青花瓷碗第三次出现是母亲为父亲送饺子,母亲焦急的捧着青花瓷碗追马车,在奔跑追逐的过程中,青花瓷碗摔碎了,这时的碎碗象征着母亲的心,也预示着父亲与母亲的分离。青花瓷碗最后一次出现,是姥姥为了给母亲留个念想,叫?h碗师傅来家里?h碗,“破碗重圆”也暗示了父亲母亲这段感情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青花瓷碗不仅成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一条线索,而且是父亲母亲感情的见证。
影片中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道具就是桌椅,母亲曾两次坐在教室里的椅子上,第一次是在回忆中,父亲被带回县里,母亲来到学校,在教室的窗户上重新糊上了纸,并贴上了窗花,在教室里一直坐到了晚上,期盼着,等待着。第二次是现实里,母亲和儿子再一次的来到父亲教书的教室,母亲又一次坐在了那里,而这一次是怀念,这间教室马上就要拆了,村里要在这里盖一间新学堂,父亲去世了,母亲等待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剩下的只有怀念。同样的教室,同样的桌椅,然而物是人非,昔日旧人不在。正是体现在这细微之处的情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感动,让我们对那个时期如此纯洁,不含任何杂质的爱情有了向往与追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