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首先要正确看待社会发展的趋势,清楚社会发展的背景,在这个基础上,对教学的内容和理念进行补充和发展,使之完善。这就要求高校及时调整好师资队伍的结构,将师资能力高效地运用在适当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为其今后的实践打下基础,把师生两方面的工作做好,将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化。
(一)认清时代背景,改革教学体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21世纪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信息发展和交流的高速性,要求教育者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都是为了能够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计划以及清楚认识到现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保持与国际顶端的设计教育进行切磋交流,互相学习,深入学习现代化的新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有效地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时尚因素融合在一起,使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在保持自身传统元素和精髓的同时充满时尚感和现代气息[3]。比如在对设计人员进行培养的时候,督促他们时刻关注国际设计的走向,同时还要关注并参加各种相关建筑设计的比赛,以比赛来锻炼自己,检测自身的水平并提高设计的能力。 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要想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就必须革新教学的内容和理念,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国外优秀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的走向。从他人设计的杰出作品中不断总结经验,去掉不好的部分并吸收精华的部分,来辅助设计教育工作的展开,将与设计相关的所有教学活动融入到课程中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并完善教育的管理力度和制度。只有真正把教育工作实践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加快实施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速度,最终用科学的方法革新专业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多花时间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经验交流会中去学习他人的经验,作为自己能力提升的基础或者辅助手段。教师要经常性地给学生创造实地考察的机会,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实战经验,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4]。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引导学生关注外界设计的发展和变换,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和设计视觉。尤其是现代各种电视节目的发展也将环境设计作为节目的内容,吸引优秀的设计人才参与其中的同时,为观众普及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参赛者能够在激烈紧张的比赛氛围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应急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完善师资队伍,提高学生能力
教师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因此师资结构的完善和健全能够极大地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以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师资队伍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目前最紧迫的事情就是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不断健全现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知识系统和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努力为教师创造经验交流的机会,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相互交流等等,来获取更多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信息,以更好地培养出更多与时俱进的杰出人才[5]。除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校还可以邀请业内具备丰富经验的从业者来与教师们进行实际操作经验和知识的探讨,或者邀请着名的专家教授等以讲座的形式为广大教师和学生讲授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帮助教师完善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根据社会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具备这样的特点,即拥有强烈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所以教育者在教授学生环境艺术设计知识的时候,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说,社会需要的不只是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实战经验,这就要求学生在注重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和构建的同时,还要多参加相关比赛获取实战经验。总而言之,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互结合,以及实战经验的获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