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描写之景
鲁迅小说中对民俗的描写是多侧面的,因此,也可以说,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之景展现了中国社会多方面的生活情状。比如,《呐喊》、《彷徨》中有四篇小说提到“鲁镇”。其中,《孔乙己》描绘了“鲁镇的酒店的格局”和“鲁镇人”喝酒情形;《明天》描绘了“鲁镇”慵懒、闭塞的“古风”和害人的巫医以及“吃人”的丧葬风俗;《风波》描写了“鲁镇”附近的乡村的几近与世隔绝的荒芜景象和“头发”、“裹脚”、“生孩子用秤约”的种种习俗;《祝福》则描绘了“鲁镇”的“年终大典”,“送灶的爆竹”、“迎接福神”的种种讲究与加在祥林嫂身上的种种禁忌,织成一幅民俗生活图景。这些民俗景象没有一丝欢快的喜气,只有令人窒息的愚昧与生命深陷庸俗困境的悲凉。这些作品记录了20世纪初期浙东小城镇及其附近乡村的社会风情,其中的场景描写既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又是社会风俗图景,涵盖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小说中成功的民俗风景描写都具有原生态文化记录保存意义。文学风景既涉及自然的原生态,也涉及文化的原生态。比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描绘了湖南省永州市的西山景象,提供了自然的原生态画面。而民俗风景,是指表现了民间习俗的社会生活图景,具体表现为特定人群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面形成的基本一致的方式,属于文化的原生态。原生态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生于民间、生存于民间,是大众生活的直接反映,是活在民间的古老文化”。[2]任何现实主义作品,只要细腻描绘了民间社会生活,抓取到了有代表意义的生活细节,时间久了,后人再看,都会发现其原生态意义。比如,《药》描写了茶馆、街市、城郊的坟地,这些景象原本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但是在一个世纪过去以后,这些风景就透出了“古老”气息,让人在读作品时一下就回到了久远的历史中。因此,这些场景具有了原生态文化性质,作为风景,它们已经超越了小说原有的人物活动场景意义。也就是说,小说《药》中的茶馆、街市、城郊的坟地等图景,已经具备了代表中国社会某一个时代的典型化意义,成为人们认识历史和回到历史的有效途径。鲁迅小说中的大量场景描写,都达到了典型化的高度,具备了原生态文化意义,堪称民俗描写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