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粤剧与绝大多数中国传统戏曲一样,在社会转型期中,受到现代文明及商业文化强有力的冲击,呈现出整体性没落的趋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成功,只是意味着粤剧在一定历史长度上以“文化化石”的状态存在,并不能保证它在观众的掌声中鲜活地生存。大剧院的粤剧演出,常常只有寥寥可数十几个白发老人观看,令人唏嘘不已,遍体生凉。
面对越逼越近的生存危机,粤剧界有识之士纷纷奋起,采取各种方法,实行多项措施,希望能力挽狂澜之既倒。其中非常有力,也很有效的一条,我们认为,是“粤剧进校园”。
常言道:“艺术之树常青”。“常青”的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艺术需要年轻一代的参与,继往开来。“粤剧进校园”正是切中要害,抓住主要矛盾。粤剧传承从少年儿童抓起,不但为未来锻造粤剧演出人才,更为将来培养大量的粤剧观众。
可是,作为一种传统戏曲,粤剧的表现对象,绝大多数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横眉怒目,作威作福,男欢女爱,卿卿我我,这些都明显地不适合中小学校园文化生态。粤剧题材如此狭窄,选择余地自然很小。“粤剧进校园”,我们竟然首先遇到“无粤剧可演,无粤曲可唱”的尴尬。
对粤剧传统题材进行再选择,已经无可避免地、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哲学上认为,选择是一个重大命题,选择先于存在,选择决定本质。我们在粤剧少儿题材上的选择态度是慎重的,短期功利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审视的目光必须从少儿审美角度出发。我们选择的原则前提有三个:一是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二是不脱离粤剧本色。梆簧体系不能大动,或者可以作一些顺向微调;广东音乐和小曲的介入要适量,不可喧宾夺主。三是我们更多地选择放在美学语境中观照、检测,稀释高台说教的宣传属性,以此确定选择的优劣和艺术含金量。
根据选择前提,我们就对粤剧少儿题材分门别类,小心谨慎地筛选、过滤,甚至大胆创新、重构,让粤剧推开校门,大步踏进校园。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