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钢琴协奏曲》艺术性分析
以《第四钢琴协奏曲》为例,从曲调特征的角度上来说,该作品所采用的是钢琴协奏曲传统的结构形式,曲调中第一部分为奏鸣曲式,第二~第三部分所采用的则是复式曲式。在演奏中,第一部分由钢琴独奏开始,独奏一个如沉思般华 彩式经过句乐段,和乐队一起再现发展了一些基本主题,美丽的演奏高潮一个跟着一个,尽管这些高潮都开展得十分壮阔雄伟,有冲刺的快板、辉煌的音阶和突然的力度对比。但从《第四钢琴协奏曲》的整体曲式结构上来看,双方均在进入高潮后慢慢妥协并取得配合,缓和了演奏中音响的严厉性色彩,钢琴演奏的音型更加宽广有力。进入低音区后,曲调主题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而从旋律特征的角度上来说,贝多芬旋律创作大多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特征,以《第四钢琴协奏曲》中第二部分的旋律主题为例,其中既包括较弱的弦乐器咏叹旋律,还钢琴旋律形成了两次极富热情的戏剧独白,将旋律图案以一种缓慢且优美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受众有柔和、浪漫的情感体验。同时,在第二部分中还营造出了两个不同的旋律主题,其一是通过钢琴音色连音所传递出来带有遗憾色彩的旋律主题,其二则是通过弦乐严格性所传递出来带有断音色彩的旋律主题。而从快板特征上进行分析,《第四钢琴协奏曲》借助于钢琴独奏的自由色彩充分渲染了作品本身所烘托的英雄主义主题。在《第四钢琴协奏曲》中基调主题在各种相互对置的插段变化中彰显不同和弦所构成的艺术张力,形成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段落,所带给受众的感觉就仿佛置身于奔腾不止的河流中,但同时也不乏一些安静而详细的暂停。在这一情感基调的营造中,将伟大的阅读发展与快板特征多次应用,成为了《第四钢琴协奏曲》中最为出色的特殊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