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演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既然艺术作品是植根于现实的,那么其所呈现出的艺术真实就必须是要源自于生活的,所以说,生活就成为了艺术的唯一来源渠道。在表演艺术中所涉及到的生活,实际上就是表演者对社会的一种实践体验,是创作者在生活中所逐步体验到的,是通过审美来进行发现的生活。并不是每一种生活都可以进行艺术反映。
“表演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和社会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表演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形式来对生活加以反映,而是进行积极的,具有较大主动性的艺术反映,同时艺术需要反映出生活的本质。但是与其他社会科学所不同的是,表演艺术形式是用完全不同于生活的方式来进行反映,而社会科学则是用抽象的文字概念来进行反映,表演艺术却可以创作出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对生活加以反映。这是表演艺术所不同于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形象,是表演艺术反应社会现实的一种手段,任何艺术都是无法脱离形象的,因为离开了形象,艺术本身就是不存的,也是不现实的。表演艺术不仅需要具有形式美,同时在内容的传递上也需要考虑到艺术美的问题。表演艺术家需要正确的处理再现和表现的关系,也需要处理艺术形象形似和神似的关系。表演艺术所创作出的人物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并非是一种直接的再现,或者是模拟,而是要通过对社会现实仔细的观察,加以自身的解读,融入进自己的表演技巧,来展现出这个人物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对生活的升华。
表演艺术,这是一种较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是将动作场景来视为主要的表现手段,用舞台上的动作、声音和面部表情等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来对社会生活进行表现,从而传递出一个演员的思想感情。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但是这些生活因为没有经历过艺术家的提炼创作,所以是一种原生态的美,这种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区别就是不够形象,也不够生动。而表演艺术如果不能具有形象美,那么就不会被观众所接受,也就无法爆发出艺术上的感染力。表演艺术在本质上的属性,就是要对生活进行艺术再现,是一种可以直接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形式,是人内在情感的外化。例如说在着名话剧《雷雨》中,我们通过演员的表演可以看到人物在封建社会压制下性格的扭曲和分裂,这部话剧所展现的就是当时的新一代青年对封建制度的痛恨的态度,希望可以突破封建制度的压制来走入新的生活,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人物冲突看到了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主义者与新青年之间的斗争,通过雷雨物化为舞台造型。所以说,这部剧真实地呈现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生活场景,但是又极具戏剧冲突性,让观众从中看到了生活的影子,但是又感受到了艺术的爆发力。从这里可以看出,表演者不仅需要重视对生活场景的再现,还需要突出自己的艺术能力,来加深观众对人物角色的理解。
(二)表演艺术是对生活的体察
在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中都需要首先对生活进行观察,在对生活进行感悟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住最本质的东西,才可以不被生活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从而可以让自己的艺术创作达到一定的艺术深度。这就需要艺术家加深对生活的体会,不是走马观花的对生活进行观摩。例如说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书法,许慎早在东汉年间就提出书法的艺术美实际上就是形态美,这是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艺术标准。而书法艺术就是以自然万物作为艺术基础的,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所逐步抽象出的艺术符号。现代人类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这需要表演者在长期的生活中进行深入的观察,才可以从中寻求到营养,从而对生活产生更准确的认识。表演艺术所需要的生活基础,并不是要让表演者进行表演之前去进行临时性的充电,而是需要表演者在其日常生活中就始终坚持对生活敏锐的触觉,来对生活进行观察和记录,逐步积累出自己的创作素材。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伟大的表演案例中看到,成功的表演艺术所呈现出的生活,与我们所经历过的某个事件十分类似,但是自己在经历时却没有对此加以注视。这说明表演艺术家需要建构出于平常人所不同的生活触角,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才能够对生活加以更为细微的观察。这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 人们的社会现实生活是十分复杂的,也是有很多侧面的,从表演艺术这门艺术形式来看,就可以分为直接生活与间接生活经验。表演中的直接生活经验就是要源自于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而间接的生活实践就是艺术家在文学、影视作品中所获得的生活经验。不同的表演任务需要表演者去寻找不同的表演经验,例如历史题材的演出任务,因为其生活场景无法在现实中寻找到对应,所以只能从其他的途径中来获得。但是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需要我们对生活进行认真的思考,否则很可能导致自己的生活出现差错。例如说对历史题材进行创作时,如果我们缺乏对历史的深度了解,那么就可能导致自己的台词或者服饰造型等出现和历史相矛盾的地方。这些微小的错误会直接影响到观众对表演作品的认同性,因为在很多观众眼里,真实意味着表演艺术的根本生命力。
(三)表演艺术是生活的情感体验和积累
任何艺术的创作都需要艺术主体在创作中投入真情实感,一个在感情上比较淡漠的人,对生活没有任何感悟的人,是不可能被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所打动的,也就不可能创作出感动观众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艺术家长期生活在城市,对农民缺乏认知,也缺乏感情,那么他创作出的农民形象是很难打动观众的。表演艺术同样如此,我们需要加深对创作对象的理解,进而才可以加深对艺术形象的感悟。
“生活基础是靠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不仅要对生活中的事情观察研究还要对人物形象、环境道具等典型形象收集记录。”表演者应该在实践生活中积累出大量的生活素材,一个人、一句话、一个东西都可以成为日后表演中重要的灵感来源。即便是这种表演形式已经十分普遍,仍然需要表演者积累自身的创作素材,从而突破传统的表演形式。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包含别人所没有的东西,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创作成果。
总而言之,艺术创作和创作主体的生活积累存在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归根究底,艺术创作是生活的反应,艺术是对生活的探索,也是生活的情感起源,是生活进行积累之后的升华。艺术创作者只有在进行全身心的投入生活之后才可以得到深刻的体验,并且逐渐积累出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总之,表演艺术是一种源自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生活也是无法离开表演的。因为表演总是在不停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带给人们娱乐和审美需要,最终来丰富人们的生活。 “表演艺术在以“动的形式”的表现过程中,在社会生活里直接或间接地起到各民族间的团结纽带作用,以及革新和改变社会的作用”。不仅如此,表演形式创作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对提升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对人们形成激励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观众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所以说,表演艺术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食品,这就要求新时期的表演艺术家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表演技术,以文化艺术修养的提升作为根本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从而可以创作出更多的,更能反映出人们现代生活气息和精神内涵的作品。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