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艺术素质培养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载体,古往今来,我国从伯牙到现在的朗朗、李云迪,再到国外的肖邦、理查德-克莱德曼,将音乐与自身情感完美的融合,无不体现情境与意境的完美融合,这种音乐表现力完全建立在钢琴演奏者理解乐谱当中所包含囊括的潜在情感,这种在对乐曲进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精准、熟练的钢琴演奏技巧进行展现。为了更好地演示钢琴作品,需要探究音乐的文化精神底蕴。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古典音乐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这种深厚文化底蕴的音乐形象很是鲜明,中国的钢琴音乐注重对意境进行含蓄的探究,重在享受音乐神秘的内涵魅丽。而国外的音乐大多重在对音乐张力的表达,需要对各种表达技巧、各种音乐类型进行学习与综合性编排,它需要在结合其他乐器的基础上演绎出丰富的和音效果。通过对比两种音乐类型,可以发现钢琴的演奏具有方向性,为了更好的展现钢琴演奏的魅力所在,需要加强对钢琴演奏者艺术素质的培养,充分了解中西方钢琴音乐的精神宗旨,笔者认为对钢琴演奏艺术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学习;其次需要培养钢琴演奏者鉴赏中西方钢琴代表性音乐作品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在学习中西方文化精髓的时候,需要了解中国文化意在意境的表达,重在对美的联想,而我国重在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我国的艺术精髓重在对空灵静远的特点表达,是一种内敛含蓄的艺术表达;西方的文化恰恰相反,要的就是一种夸张的包容性表达,为了达到这种包容的张性,需要其他乐器的辅助才能够实现旋律戏剧性的创造性表达,只有在了解中西方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培养钢琴演奏艺术的基本素养,实现从内心、意识两方面的艺术熏陶;而对于培养钢琴演奏者鉴赏中西方钢琴代表性音乐作品的能力方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可以通过艺术表达方式进行培养,中国的艺术推崇的是自然美,所以在表达方面切记浮夸,一板一眼的表达,重在表达内心对美对幽淡的追求,然而国外的艺术表达为了实现对物我合一,尽情忘我的境界,需要在表达方式方面逾越人的感官,通过不同乐器的辅助,达到优美旋律的和谐融合,追求一种忘我的自由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