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精神是自由无功利的

  康德在《批判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要使判断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中起到桥梁作用,情感在认识与实践之中起到桥梁作用,审美活动在自然界的必然与精神界的自由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康德的理性与知解力是对立的,主要因为他肯定精神界的自由。[2]康德曾说,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他深受英国经验主义流派的影响,始终把自由看作艺术的精髓,自由就意味着无利害,无功利。因此,对艺术家来说,要做到自由就意味着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抛开所有现实中的利害关系,潜心于艺术创造中的,艺术创造不是一种功利创作,而是真正的心灵和情感的创造,只有完全摆脱了所有束缚,艺术家才能处于一种自由的不考虑任何功利目的的创作状态,就像儿童“游戏”的情境,这种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对于思特里克兰德,他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他生活西方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时代,虽然生活在伦敦、巴黎这样物质文明最发达的地方,但他的内心比住在底比斯沙漠里的隐士还要孤独,他无法在中上层社会为自己的精神理想找到立足之地,他与这样的文明格格不入,从他内心来讲,是疏离的,他非常渴望自由,极力挣脱所有束缚他的力量,到了中年渴求自由的欲望突然因绘画而爆发,于是背弃家庭、漠视道德,努力逃脱欧洲文明社会,挣脱世俗的枷锁去迎合精神的呼唤,哪怕生活饥寒交迫、身体病魔侵蚀,到后来来到离人类文明几千里以外的塔希提岛和土着人生活在一起,最终他在这个如伊甸园一样的岛上找到了心里向往的原始生活,激发了艺术灵感,通过艺术创作释放被束缚的心灵。正如小说里所说“他在这个遥远的海岛上似乎同在欧洲不一样,他的奇行怪癖也没有人感到诧异,那里的自然风景是他创作的最好素材”“在这里他在周围处处可以看到使自己灵感开花结果不可或缺的事物,他晚年的图画至少告诉我们他终生寻求的是什么”这也反映了毛姆对当时社会以及人性的思考,科技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但人的内心是孤独的,他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物,同时也展现了在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困境。

  从艺术审美方面来说,审美主体也应该是自由的。审美力或鉴赏力在传统术语中叫做“趣味”,通常逻辑判断离不开概念,而康德提出的审美判断力与逻辑和概念严格区分开,这不是一种从理性角度出发的判断,而是一种由情感而来的判断。“审美无利害”观点就意味着审美是自由无目的的,完全不涉及利害、概念、道德等客观原则。主体在整个审美过程中要也要同艺术家创造过程一样处于“自由”的游戏状态。因此,在评价思特里克兰德这一形象时,作家对他尽是赞美崇敬,在毛姆看来,评价一位艺术家的成功与否,就要进入一种自由的状态,不受欲念和利害以及道德的影响,因为一个人的审美判断,如果掺杂了任何利害的感情,就不再是单纯的评判,人们必须保持冷淡态度,因此,在作者笔下,他摒弃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哪怕思特里克兰德有着残忍和粗野,作者也把主人公写成了一个精神境界极高的人,把他的性格刻画的完美而有魅力,他身上所有的缺点只因他那无与伦比的优点而存在,并反过来更加深化他的优点,给思特里克兰德这一人物形象增加了更多伟大崇高的光环。

  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脱离世俗,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艺术家,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来评判他,他一辈子只追求这一样东西,就是艺术,为了绘画,他可以风餐露宿,漠视功名富贵,哪怕在自己最潦倒的时候也不会卖掉自己的画,他身上所有的特点都是作为艺术家一种独有的特质,或许,连他自己都抑制不住内心强烈的创作欲,也平静不了内心的那份激情和狂热,他急切地创造出美来,在生命的最后,当他知道得了麻风病将不久于人世,就把自己关在屋里进行创作,在完成毕生最后一幅壁画完成后,他的灵魂也终于得到了满足,一生的追求也达到了目的,并留下遗嘱烧毁这幅壁画,他创造出这份美好,却又亲手毁掉这份美好。虽处在物质文明的时代,他真正做到了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满足,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为您推荐

勤于精研的创作精神

  阎立本的绘画,先秉承家学,其父兄皆擅长绘画、工艺和建筑工程;其后师法张僧繇、郑法士、杨契丹、展子虔。据说他在荆州见到张僧繇的壁画,初看认为“徒有虚名”而已,第二日再往,认为只是“近代佳手”;三往才叹曰:“天下定无..

书法意蕴的审美――梅花性命诗精神

  (一)别样富贵   吴昌硕画中的富贵是别样的富贵。画牡丹,经常佐以水仙和石,牡丹用色大胆,艳而不俗,水仙墨色淡雅,清秀脱俗,擦出一方巨石,不事雕琢,尽雅近俗,他的雅俗观也淋漓尽现其中。书法的技巧与墨色,升腾为文人的精神气..

功利与审美的辩证关系

  功利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功业所带来的利益”,从狭义上来讲是指“眼前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虽然“功利”是人类追求生活的各种效益和福祉的基础,但它在实际应用中确常常隐含贬义,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从概念上来..

儒家思想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在张大千人生经历与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敦煌飞天壁画的精神内涵

  1.安详的人生宇宙观与审美观   我们在欣赏壁画的同时不但被飞天壁画的色彩与线条的美感而感动,更被壁画运用的艺术形式语言来传递极美的精神内涵而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些精神内涵就是佛陀所倡导的人生宇宙观,它能解..

印象派的主观精神表现

   在印象派绘画出现之前,法国巴黎乃至整个欧洲画坛,都是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所谓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占据统治地位。印象派从精神上是对立于古典传统绘画的,强调创新。他们的创新主要在于画法以及对于题材的态度,其实,印象..

山水画体现了画家的精神世界

  不管是南朝刘宗炳的“以形写形”,还是唐朝张?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或者是清朝石涛的“一画也,无极也,天地之道也”,从这些古代画家的身上,我们都可以深刻地了解到,表意抒情是山水画创作的显着特点。画家们通过物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