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学士》的特色乐器

  1.长鼓,这种鼓的主体为烧制的陶器,与古籍《礼记》中记载的“土鼓”和现代壮族人使用的陶鼓的形状和作用都很相似。现存的长鼓长约50公分,重约十斤,圆形,腰部中空而狭小,两个口子一头大,一头小,均以牛皮连绒毛蒙盖,大的一头中空如?,口子约20公分,敲击时,声音洪亮悠长而低沉,发音如“碰”,小的一头口子约10公分,声音短促而清晰,发音如“匹”,所以土人又把长鼓叫做“匹碰”或“大匹碰”。乐人用带子连接两头的扣子,跨在胸前,手持皮板敲击大口,以手掌敲击小口。长鼓主要起到渲染气氛和协和节拍、声调的作用。长鼓出自宗庙,在《十八学士》流传的化州、吴川两市乡间的祭祀活动中,现在还会出现这种长鼓,乐人、乐声和场面庄严肃穆,与《风云会》有相同的风格,对人的心理有较大影响。演奏者多为老艺人,敲击时神态安详,垂目低眉。

  2.胡琴,现有的胡琴为手工制作,主轴短,木制,长约60公分,为常见高胡主轴的三分之二左右,音筒各面均为木制,以牛筋为直弦,以马尾毛为弓弦,定弦为“士工”弦(即63线)。胡琴的乐音雄浑低沉,有苍凉之感。持胡琴演奏的,一般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3.摇盅,实为饮宴时用的酒盅。表演《十八学士》时,一位年轻宫妆女子左右手各执一对,下面的盅正直,口子朝上,上面的盅斜向,盅口朝下,舞蹈时手指放松摇动,两盅碰击而发出乐音。“摇盅”这个词,在《十八学士》中是名词,有两个意义:一是所摇的“盅”,二是“摇盅”技艺。

  4.击碟,与“摇盅”性质相似,女子左手持一只碟子,右手持一双筷子,也都是宴席上的用品,碟子一般是瓷质,筷子最好是象牙筷。舞蹈时,舞者以右手的筷子敲击左手的瓷碟,主要用来敲击节拍协舞。碟子质地好而舞者手上功夫好的,也可以敲击出清晰好听的声音来。和“摇盅”一样,“击碟”也是名词,也有两个含义。

为您推荐

乐器的制作工艺

  竖箜篌:有两大类型,弓形箜篌与角形箜篌。   弓形箜篌,有一个长长的弓形梁,在弓形梁的下端部位上,有一个共鸣箱,蒙以皮膜,连接到与皮膜接触的木马子上,每一根弦的另一端与弓形梁上的调音钮相连。琴弦的数目比较少,大约少..

《十八学士》的演员

  因为《十八学士》 是由唐诗演唱、古乐演奏和文人舞蹈三种艺术形式结合的综合音乐节目。所以演员也必须具备这三种技能。其中,“唱”是人人都要会的,而且,包括李白在内,起码要有三至四人能够独唱。“乐”的要求则是每..

《十八学士》的舞蹈

  《十八学士》的舞蹈有两节,每节时间都是《风云会》演奏一次的时间。第一节是两个宫妆少女的宫廷舞,演员着宫妆,一持“摇盅”,一持“击碟”,因为手持盅、碟,肢体身位都要保持平衡,动作幅度较小,舞姿舒缓文雅,速度较慢。盅、..

《十八学士》的特色乐器

《十八学士》的音乐演奏和唐诗演唱

  1.演奏。舞台编排是打击乐居后排中间,以板、鼓指挥节拍,乐人取坐姿、高位。两旁是萧、大笛等吹管乐器,乐人取站位。两旁则为歌唱者,手持玲、盅等打击乐器一边歌唱一边摇击以助拍子,取站位。在板、鼓前面两侧,一为扬琴,一..

《十八学士》的主乐曲《风云会》

  《十八学士》的主乐曲《风云会》,七百多年来,一直是以工尺谱的形式流传,目前艺人们已经把它翻译成简谱。《风云会》的曲名,有歌颂唐玄宗与李白君臣相得,风云际会之意,又表达了李白与良朋分别之际的留恋之情。   《风..

《十八学士》的表演形式

  现在的表演,包括四个情节,也是四个表演先后的程式:   第一部分:1.赐金还山:鼓乐齐鸣,在“赐金还山”匾引导下,李白和十八学士登场亮相,然后入座。很有喜乐气氛,时间大约8分钟。2.诗酒酬唱:李白和十八学士咏唱唐人诗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