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如同马林诺夫斯基所说:“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及其在各种发展程度中的文化的科学,包括人类的躯体、种族的差异、文明、社会结构,以及对于环境之心灵的反应等问题的研究。”[4]由此可以看到人类学研究范畴涵括了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因此“依照美国人类学界的传统,人类学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大分支”[5]。其中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种属来观照的,它采取人体测量方法等技术手段来研究人的身体结构、体质形态、人种差异等,以揭示人类的起源、进化和发展。事实上,环艺设计中的体质人类学因素是非常浓厚的。
从设计发生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很早就将人体形态作为设计的重要根据,将具体的人体形态转化为具有人体意象的环境艺术,这在中、西方的建筑空间设计中非常多见。如西方古典建筑很多就是依循人体结构的基本比例和规律来设计建筑,像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中的多利克式廊柱,就是以男人身体的比例来设计柱子的,以彰显阳刚之美。另外,“古罗马的维特鲁威通过将人体尺度完美和谐地内接于圆与方形,将人体直接投射于建筑,建立了以人体比例关系为基础的建筑模型。建筑从人体中衍生出其权威、比例和构图。此后,维特鲁威的理想身体测量被各个时代的建筑师解构和演绎为不同语言和色彩的万花筒。……?λ?们来说,建筑是名副其实的人体……在这里建筑被赋予了有机的性质,从而成为人体的替身及人体功能的象征”[6]。即便到了现代主义时期,这种人类学式的设计思考仍然大量存在,如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他就常常依照人体尺度来找寻建筑中的比例关系,希冀从中获取空间设计的合理数据,以便设计出为使用者提供更为方便、安全、舒适的环境。
环艺设计中体质人类学因素,还表现在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方法的广泛应用。人体工程学也称为人机工程学、宜人学,欧洲把该学科称为人类工程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美国称之为人类因素学(Human Factors)。它主要研究人、物体产品以及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协调的关系,以实测、统计等方法对人体本身及其能力的数据进行研究,试图实现人-机-环境系统整体配合的最优化效率。人体工程学主要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前者重在对身体的结构、尺度、比例等进行量化,获取人体的基本参数,意在关注人的安全性;后者研究人在色彩、造型、空间等外在因素刺激下,人的感情、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其目的在于获得人在一定条件下的心理运动规律,旨在满足环境中人的工作效率性或人在环境中心里尺度的舒适性。可以说人体工程学应用性地融合了体质人类学中的“人体形态”与产品技术科学、环境科学众多学科知识,力图使产品、空间环境更为有效地服务于人的生理需求,解决大工业生产的批量化生产、同质化环境与个体人差异的矛盾。体质人类学为人体工程学提供了方法和理论范式,而且人体工程学的广泛应用,成为环艺设计中运用体质人类学方法最具体的表现。如室内环境的座椅设计,坐面的高度,坐面与人的脚、腿的数比关系,坐面与靠背的角度关系等等,几乎都是根据人体坐姿形态结构、尺寸来设计,从而使座椅更加舒适。又如中国古代的许多室内矮足家具,与古人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密切相关。席地而坐的行为模式带来的人体形态变化成为室内环境基本尺寸比例的依据,它主宰了室内环境装修、装饰以及家具设计,从而使各种家具,如案、几、榻等在尺度上较今天的高足家具要低,形成矮足家具系列。 体质人类学对人的进化、发展的研究,对环艺设计而言是本源的,它的实证思维在观念上启发了环艺设计,即环艺设计不是想当然的行为,它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它也启示环艺设计要与时俱进地关注人的行为习惯、人体观念的变化,才能更好地设计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空间环境。如人种学研究,从东西方不同人种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上揭示人体形态和人种区别,显现为人体尺度、行为习惯上的不同,这种研究就启示设计要关注目标对象的基本参数,注意本土区域人群的人体尺度数据以及它们的变化。又如人体形态学对年龄、体质形态健康的研究,警醒我们设计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尤其注意特殊使用者的人体形态差异,如主要服务于老年人的环境空间设计、服务于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一直倡导“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亦是基于这种认识。目前这方面的相关意识已经形成,然而深度的、可操作性的实践仍显不足,尤其在本土族群的人体数据、形态研究上尤为明显,而解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体质人类学方法的帮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